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崔耕这么问,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端州盛产砚台,唐朝初年,成为整个大唐主要的砚台产地。由于连年开采,到了现在,产量已经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由于制砚水平的上升,端砚越发受到追捧,渐成供不应求之势。
越是供不应求,也就越受追捧,甚至产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
比如说,某年的科举考试,因为是在冬天,天气骤冷,大多数考生的砚台都冻住了,难以书写。
但是,有个人的砚台,却是非常正常。那考生下笔如有神,正常完成了考试,得中进士。
后来人们一打听,人家用的这砚台是“端砚”,所以“冬不凝墨”。
还有个说法更厉害,是说考试的时候,那水壶里的水,都成冰了,无法为考生研磨提供水。
这时候就有个考生就对砚台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端砚,不是人称宝砚吗?怎么这种情况下,就毫无办法了?
结果,那口气喷在砚台上,就蒸汽升腾,勉强可以写字了。于是乎,他一边呵气,一边写字,最终完成了考试,金榜题名。
这就是“呵气成墨”的典故。
别管这两个典故是真的还是假的吧,总而言之,这两个典故一出,端砚更受追捧,价格更是打着跟头的往上翻。
那么,这端砚是从哪来的呢?
所谓砚台,其实就是用石头做的承载墨水的器具,端砚自然也不例外。
能出产可做砚台奇石的地方,就是砚矿。既然是矿,那当然就是皇帝的了。
所以,朝廷就下令,端砚矿只能朝廷开采。端州每年必须上交三十六方端砚为贡品。
三十六方还真不多,但是奈何,这端砚的价格太高了,谁不想据为己有?
所以,不断有朝廷官员,来端州“公干”,顺便带些“土特产”回去。
最关键的是,还不给钱!
开采端砚非常不容易,必须手工一点一点的开凿,产量又非常低微,端州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事实上,就是给钱也不行啊。端州地广人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多时候,钱都没什么用。老百姓都去开采砚台了,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呢?
所以,崔耕为岭南王后,传下了一道旨意。任何人不准到端州打秋风,除了上交朝廷的三十六枚砚台外,一枚端砚都不准多产。
这样子。端州百姓的负担倒是减轻了。但问题是,端砚的价格,更是打着跟头猛往上翻!
到了现在,一枚端砚的价格到了两千贯左右,还有价无市。
尽管如此,崔耕依旧不敢开口子,怕的就是口子一开,就再也扎不住了。
一个是怕加重百姓们的负担,另外一个是端砚这种好东西,开采一点就少一点,还是留给后世子孙们吧。
但是今天,崔耕发现,自己完全做了无用功了。李林甫随随便便,就送出十枚上好的端砚,说明端州的私采端砚之事,非常严重!
林闯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李林甫见崔耕如此愤怒,赶紧解释道:“这可不赖本官,现在市面上端砚的价格是高,但只要有路子,并不是买不着。”
“什么路子?”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