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主要战役
隋平杨玄感之战
隋大业九年(613年)六月至八月,隋炀帝杨广派兵平息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反隋起事的作战。
杨玄感是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好读书,善骑射,为官严正,甚得时人尊敬。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时,命其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目睹炀帝的暴政激起全国人民的不满,农民起义蜂起云涌。而炀帝又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于是,便抓住取隋代之的这一良机,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策划起兵。他们故意迟滞漕运,不按时发运军资,并派人暗中召回随炀帝到辽东的其弟杨玄纵、杨石和在长安的好友蒲山公李密,六月初三,杨玄感诈称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领兵占据黎阳,关闭城门,大索男夫。并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各郡发兵会集黎阳。杨玄感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薄唐褘为怀州刺史。杨玄感选精壮运夫5000余人,船夫3000余人,杀三牲誓师,起兵反隋。这时李密赶到,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计:但杨玄感却决定用下计,错误地认为打下东都,才能大长士气,并可以抓获文武百官的家属作为人质,遂尽焚屯于黎阳的龙舟水殿,率兵向东都洛阳进发。同时,命其弟杨玄挺率1000人进攻河内,唐伟(此时已背叛杨玄感)凭借坚城拒守,杨玄挺军久攻不克。隋廷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接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立即加强东都的防御。修武县(今河南武陟)民也帮助隋军据守临清关(在今河南新乡东北),使杨玄感军无法过关,不得不从汲郡(治卫县,今河南淇县东)南渡黄河,继续向东都前进。一路上受尽劳役之苦的百姓纷纷投奔杨玄感。杨玄感军未遇任何抵抗,很快到达偃师(今河南偃师东)。杨玄感乃命其弟杨积善率兵3000从偃师以南沿洛水西进,杨玄挺自白司马坂(即白马山,在今河南洛阳北邙山北麓)越过邙山从南面向东都发起进攻,杨玄感率3000余人马紧随其后。东都方面派河南令达奚善意率精兵5000抵挡杨积善,将作监及河南赞治裴弘策率8000人迎战杨玄挺。当时,杨玄感的士卒多为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夫,手执单刀柳盾,也没有弓箭铠甲,但士气高昂,而隋军士兵虽装备精良却士气低落,故达奚善意军不战自溃,裴弘策军五战五败,只带10余骑逃回城中。十四日,杨玄挺直抵太阳门,将东都包围。杨玄感屯上春门(洛阳北门),每次向众人发誓都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感奋,每日投营报效者有数干人。杨玄感收编隋军降众,招募百姓,得5万余人,很多达官贵族子弟也纷纷投奔他。乃分兵5000占据慈硐道(在今河南洛阳西),5000人把守伊阙道(在今河南洛阳南),派开国元勋韩擒虎之子韩世萼率3000人包围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顾觉率5000人攻取虎牢(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杨玄感亲率主力攻打东都,樊子盖随机拒守。杨玄感一时无法攻破城池。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统兵4万救援东都。卫文升军经崤(在今河南洛宁西北)、渑池(今河南渑池东),在东都城北和杨玄感军交锋,卫文升部且战且走,至金谷(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与杨玄感军形成对峙之势。杨玄感军屡败卫文升军,使其实力大损。卫文升遂孤注一掷,在邙山南与杨玄感军决战,一日之内双方交战10余次。眼看卫军难以支持,恰巧杨玄挺被流箭射死,杨玄感军才不得不暂时退却[1]。
这时,远在辽东的隋炀帝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虎贲郎将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杨玄感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至弘农宫(在今河南陕县),被弘谷太守杨智积用计牵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及杨玄感军到达闺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八月初一,杨玄感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列阵与隋军决战,大败,仅率10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起兵遂告失败。
杨玄感起兵未能采纳李密所献的上、中二策,而是采取“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的下策,终因长期屯兵坚城之下,被从辽东等地回师的隋军主力镇压。起兵虽以失败告终,但动摇了隋王朝的腐朽统治,客观上推动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发展。
唐灭辅公祏之战
唐武德六年(623年)至次年,在唐统一战争中,唐军于江东地区击灭反唐的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公祏军的作战。
武德二年九月,活动于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高祖李渊以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封楚王。三年六月,李渊为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等割据势力(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以特殊优宠进一步拉拢在江南举足轻重的杜伏威,下诏授其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让他主宰东南半壁军事;以辅公柘为行台左仆射,封舒国公。五年七月,李世民击败刘黑闼起义军后(参见洺水之战),乘胜进攻反唐的兖州总管徐圆朗,声震淮、泗,令杜伏威入朝。杜伏威从命,以辅公柘留守丹阳(今南京市),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不满,诈称得杜伏威书信,于八月杀王雄诞,夺其兵权,起兵反唐,自称宋帝。修缮兵械,筹运军粮,以道人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并与反唐的前洪州总管张善安联兵,任他为西南道大行台。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诏命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为行军元帅,率舟师开赴江州(治浔阳,今江西九江);岭南道大使李靖为副帅,以交(治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广(治南海,今广州市)、泉(治原丰,今福州市)、桂(治始安,今广西桂林市)等州兵进屯宣州(治宣城,今属安徽);怀州总管黄君汉取道谯(今安徽亳县)、亳(治谯县,今安徽亳县)南下,齐州总管李世勋沿淮水、泗水南下,舒州总管张镇周向猷州(治今安徽泾县西)进军,唐军共7总管兵,水陆俱进,皆受李孝恭节制,由西、南、北三面分路进攻辅公祏军。九月十五日,辅公祏遣其部将徐绍宗攻海州(治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陈政通攻寿阳(今安徽寿县)。十九日,唐王朝发布《讨辅公祏诏》。辅公祏命部将冯惠亮、陈当世率舟师3万(一说10万)屯博望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前军推至枞阳(今属安徽);陈正通、徐绍宗率步骑3万(一说10万)进屯青林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与冯惠亮部成犄角之势;并在梁山(今安徽和县南)连铁锁以断长江水路,西岸筑堡垒,东岸修却月城,延袤l0余里,以拒唐军。十一月,唐军开始进攻。十二日,张镇周在猷州黄沙城(今安徽泾县东南)击破辅公祏部将陈当世。十二月初二,安抚使李大亮诱擒张善安,其众溃散,使辅公祏失去策应。七年正月十一日,李孝恭率军攻占枞阳。二月,辅公祏发兵数万攻猷州,唐猷州刺史左难当率兵固守。李孝恭军攻拔鹊头镇(今安徽铜陵东北)。十二日,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击退围攻猷州的辅公祏军,攻占枚洄(在今安徽泾县境)等四镇。三月十六日,李孝恭在芜湖击败辅公祏军,攻占梁山等三镇。二十一日,唐徐州总管攻克扬子城(今江苏扬州西南),广陵城主龙龛投降。李世绩将步兵万人渡淮河,拔寿阳,攻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进逼辅公祏军水陆防线。冯惠亮等坚壁不战,李孝恭出奇兵断其粮道。冯惠亮等军乏食,乃于夜间发兵进袭李孝恭大营。李孝恭按兵不动,双方形成僵持局面,冯惠亮军退归。李孝恭召众将商议,众将皆认为冯惠亮等拥握强兵,又据水陆险要,不易攻克,不如直指丹阳,袭其巢穴。李孝恭欲从众议,李靖却认为若攻丹阳旬月不下,将会腹背受敌,不如出其不意,攻其城栅,一举破之。李孝恭遂用其策,遣老弱羸兵先进攻冯惠亮军营垒,自率精兵严阵以待。冯惠亮中计,击败唐弱兵后挥师追击数里,唐军主力出战,大败之,冯惠亮单船逃走。唐军乘胜追击陈正通军,冯惠亮、陈正通所部溃败,被杀及淹死者万余人,陈正通率10余骑逃回丹阳,辅公祏的水陆防线崩溃。李靖率轻骑奔袭丹阳,辅公祏拥兵数万不战弃城东走,欲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与左游仙会合。李世勋引军尾追不舍,辅公祏逃到句容(今属江苏),从者仅500余人。夜宿常州时,其部将吴骚等人谋擒其降唐,辅公祏察觉后,率数十名心腹逃至武康(今浙江德清西),被民间武装捕送至丹阳处死。唐军搜捕辅公祏余部,全部处决,江东地区平定,唐王朝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此役,唐军截断守军博望山粮道,突破城栅强垒,以轻骑奔袭丹阳,穷追猛打,取得全胜。
石子河之战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继夺取洛口仓后,在石子河(今河南巩县东)东南粉碎隋军东西两面夹攻的一次伏击战。
是年二月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为帅,带领步骑2。5万人征讨瓦岗军。当初,东都(今洛阳市)的官宦子弟都以为瓦岗军是一群饥不择食的乌合之众,容易攻破,纷纷应募争功。奉诏的官兵衣着整齐,武器精良,军容倒也盛大。刘长恭率兵在前,派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马从汜水(今河南荥阳西北)出发,东西两面夹击瓦岗军。约定十一日在洛口仓城南会战。隋军的作战计划,早已被翟让、李密获知。从东都来的兵先到达作战地域,士兵还没吃早饭,刘长恭便驱赶他们渡洛水,一字排开,列阵石子河西,南北相接十余里。翟让、李密便选精兵强勇,共分十队,令四队埋伏在横岭(今河南巩县东)下阻击裴仁基部,派六队列阵石子河东。刘长恭见瓦岗军人少,轻视其作战能力。翟让先与隋军接战。正当双方胶着之时,李密率领大队人马横冲敌阵。隋兵又饥又疲,败退逃散。刘长恭等解衣潜逃,保住性命,奔还东都,部属死者十之五六。翟让和李密全部收缴隋军逃弃的辎重器甲,威声大振。裴仁基闻风,惧不敢进,屯兵百花谷(今河南巩县东南),固垒自守。
黑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主帅李密在黑石(今河南巩县南),重创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的一次重要作战。
是年十月,王世充率各路隋军10余万人在洛口向瓦岗军发起进攻。二十五日,王世充夜渡洛水,在黑石扎营。翌日,两军在洛水北岸会战。隋军戈矛多,依险隘交战有利。瓦岗军长枪马骑占优势,适宜平原作战。当时交战地域,北限大山,南临洛水,地势狭窄,骑兵难驰。王世充在交战之初,凭借有利地形,扬其所长,纵兵猛击李密,瓦岗军迎战失利,护军柴孝和溺死于洛水。王世充围攻月城(今河南巩县西北)时,李密派部属带兵东走月城助阵,亲自率领精锐的骑兵偷袭王世充的黑石大本营。隋军惊恐万分,连续6次举烽火告急。王世充慌忙放弃围攻月城,狼狈自救;李密率部随其后猛烈追杀,大败隋军,斩首3000余级。十一月初九,两军又在石子河(今河南巩县东)布阵而战。李密布阵南北10余里,翟让率军先与王世充战,不利而退,王世充军追击瓦岗军,王伯当、裴仁基从一旁横断隋军后路,李密率领中军反击,王世充军惨败西逃。十二月二十四日,王世充部粮草供应紧张,夜袭仓城(今河南巩县东洛口仓),中瓦岗军埋伏,大败而逃。在这次战斗中,隋军骁将费青奴被杀,士卒战溺死者干余人。
黑石之战,李密兼采“围魏救赵”之长,派兵退保月城,亲自抄袭隋军大营;随后,两军摆阵于石子河;既正面进攻又侧后袭击,收到了大败王世充的奇效。
洛南之战
隋义宁二年(618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在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附近的洛水之南,击败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的又一次重要作战。
是年正月,王世充得到东都7万援军的补充后,在洛水之北进攻李密部,又被打败,于是,兵屯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南)之北,正月十五日命令诸军建造浮桥,伺机大举反攻瓦岗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形成桥先造成的部队先进攻、前后动作不一的局面。虎贲郎将王辩攻破瓦岗军外栅,李密营中惊扰乱作一团将要败溃。王世充却不晓得这时战况,鸣号角收拢王辩军,李密乘机率领敢死队猛烈反击。隋军大败,争相过桥,溺死者万余人。王辩等6员大将阵亡,王世充得以幸免,洛水之北的隋军全线溃散。王世充自知战败负罪,不敢回东都,带余部直奔河阳(今河南孟州南)。这一夜,疾风寒雨,军队士兵涉水过河衣服湿透,在途中冻死者又以万计。王世充独自带数千人马撤回河阳,自我关押请罪。越王杨侗在用人之际不敢惩治重臣,反而派使者赦免其罪,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稳定其情绪。王世充收拢逃亡流散的残兵,得万余人,屯兵含嘉城(今洛阳市东北);从此不敢轻易出兵。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却乘胜占领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义军迅速发展到30万人,陈兵于北邙山一线,向南威逼上春门。十九日,隋将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抗拒。段达看到李密兵马强大,胆怯率兵退回。李密纵兵追赶,隋军当即溃散,韦津死于战中。
洛水南岸之战,李密数次抓住隋军撤退之机,猛击半渡之兵,穷追不舍,获得成功。偃师(今河南偃师东)、柏谷(今河南宜阳南)及河阳等地的隋将纷纷率部投降。江淮等许多地方的义军争先恐后响应瓦岗军,李密部队得到长足发展。
邙山之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首领李密与抢先在洛阳发动宫廷政变成功的王世充,在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一带发生的大规模作战。
自从李密向隋皇泰主杨侗称臣以后,在与宇文化及作战时,每获胜都遣使向杨侗告捷,逮住杀害隋炀帝的凶手于弘达也及时献上,以求恩宠。杨侗召李密入朝议事,部队开到温县(今河南温县东北),王世充杀元文都等,在东都洛阳抢先发动子宫廷政变。李密入东都的美梦被打破,只得仍驻扎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唐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抓住瓦岗军久战疲惫军心不稳,尤其是破宇文化及时,伤亡很重又未得到休整之机,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州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留王伯当守大本营金墉城,亲领精兵出偃师(今河南偃师东),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在商议作战方案会议上,裴仁基提出乘洛阳空虚,率精兵逼东都,使王世充奔命疲劳,将其击破的建议;魏征提出以逸待劳奇策,李密都不予采纳,却采纳多数将领的欲战主张。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在偃师城北攻打瓦岗军将领单雄信。瓦岗军骁将裴行俨、孙长乐、程咬金等10余人皆遇重创。当时,李密初胜宇文化及,轻视王世充,不设壁垒。王世充夜遣200余骑潜入北邙山,埋伏溪谷之中,次日凌晨,动员部队誓死冲锋,未等李密军成列,抢先发起猛攻。李密军战败,其部将裴仁基、祖君彦等数十人被俘,李密带领残兵万余人驰奔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王世充围攻偃师,守将郑?,部属士兵暗中叛变,把城池献给王世充。李密正准备退守洛口仓城,其长史邴元真却已暗中派人给王世充送信,勾引王世充的部队跟踪偷袭。李密察觉此事以后,表面若无其事,准备重操故伎,在王世充部队半渡洛水时,突然袭击。由于内奸作手脚,等到王世充军已渡过洛水时,李密的报警人员却还不发号,贻误战机,却让王世充偷袭成功。李密自感力不胜敌,带领随行人马逃遁,直接奔向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邴元真把瓦岗军赖以生存的洛口仓城献给了王世充。这次北邙之战,王世充共俘降瓦岗军10余万人,瓦岗军将领数十人被俘,陈智略、张童仁、单雄信等投降。李密率残部逃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后,还企图南阻黄河,北守太行山,东连黎阳,以图进取。但是,这时诸将情绪沮丧到极点,认为大势已去,难以恢复。在进退维谷的窘境下,李密率残部2万人进入关中,投降了唐王朝。其他将帅和州县首领则多归附于王世充。
北邙山的惨败,使瓦岗军瓦解,溃不成军。李密轻敌是致败的重要原因,而瓦岗军内部叛徒出卖军情和军机,充作内应,也是李密连战皆败,愈败愈惨的一个致命的原因。
虎牢之战
唐武德四年(621年)三月至五月,在洛阳、虎牢之战中,秦王李世民率军在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地区,迎击夏王窦建德援郑大军的重要歼灭战。
三年十一月,唐军将要围攻洛阳时,郑帝王世充便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采纳其中书侍郎(一说中书舍人)刘彬的建议,决定联郑抗唐,待机灭郑,尔后再与唐争夺天下。四年二月,窦建德吞并孟海公起义军。三月,留其将范愿守卫曹州(治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自率10余万大军西援洛阳。至滑州(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迎其入城。继经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攻下管州(治管城,今郑州),杀唐管州刺史郭士安;又连克荥阳(今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等县,水陆并进,与王世充部将郭士衡数千人会合,进屯虎牢东广武山,并在板渚(今河南荥阳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黄河南岸)筑宫,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面对洛阳坚城未下、窦军骤至的危急情况,李世民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萧璃、屈突通、封德彝等多数人认为唐军长期顿兵坚城,过于疲惫,一时难以攻下洛阳;而窦建德气势正盛,唐军将腹背受敌,主张退保新安(今属河南),相机再战。宋州刺史郭孝恪、记室薛收则认为:王世充据坚城,兵皆江淮精锐,但缺粮草,若王、窦会合,即可得河北粮饷,战事将拖延无日。故应分兵继续围困洛阳,深沟高垒,坚壁不战;而以精锐之师先据武牢,据险阻遏窦军西进,以逸待劳,伺机破敌,击败窦建德,洛阳不攻自破。李世民也认为今若旋师,贼势复振,更相连结,后必难图。遂采纳郭孝恪、薛收意见,命齐王李元吉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3500人于二十五日进驻虎牢。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骁骑500出虎牢,在其东20多里处设伏,由骁将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统领。自与骁将尉迟敬德仅带4骑前去观察敌情。在离其营3里处,猝遇窦军游骑,世民大呼“我秦王也”,引弓射杀一将,窦建德急忙派五六千骑兵前来追逐。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殿后,且战且退,将追兵引入伏击处,李世绩等奋起进击,斩首300余级,俘其骁将殷秋、石瓒。窦军被阻于虎牢东月余(一说20余日)不得西进,几次小战又都失利。四月三十日,李世民派部将王君廓率轻骑千余截击窦建德运粮队,俘其大将军张青特,窦军更陷于不利境地,将士思归。此时,国子祭酒凌敬劝窦建德率主力渡黄河,攻取怀州(治河内,今河南沁阳)、河阳(今河南孟州南),再越太行,攻上党(今山西长治),占领汾(汾阳)、晋(太原),向蒲津(今陕西大荔东)进军,迫使唐军回救关中,以解洛阳之围。窦建德部将多接受王世充使者贿赂而主张救援洛阳,遂不用凌敬建议。这时,李世民得到窦建德企图趁唐军饲料用尽牧马于黄河北时袭击虎牢的情报,便将计就计,于五月初一率兵一部过河,从南面逼进广武,观察窦军形势,留马千余匹在河中沙洲放牧,以诱窦建德出击。次日,窦军果然倾巢而出,在汜水东岸布阵,北依大河,南连鹊山(今河南荥阳西南),正面宽达20里,擂鼓挑战。李世民率军在汜水西岸列阵相持,登高瞭望敌阵,决定按兵不动,另派小部队与窦军周旋,同时派人将留在河北的人马召回,待窦军气衰,再一举将其击破。时至中午,窦军士卒饥疲思归,皆坐列,又争抢喝水,秩序紊乱。李世民立即命宇文士及带300骑兵经窦军阵西而南,先行试阵,并告诫他说;窦军如严整不动,即应回军,如阵势有动,则可引兵东进。宇文士及部经窦军阵前时,窦军阵势果然动乱。李世民见时机成熟,遂下令出击,亲率轻骑冲锋,主力继进,东涉汜水,直扑窦军大营。窦建德君臣正在议事,唐军突临。窦军未及列阵抵抗,被迫东退。唐将窦抗率部紧迫,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骁将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精锐突入其阵,从阵后展唐旗,窦军士卒迅速崩溃,唐军追击30里,斩首3000余级,俘虏万人。窦建德中槊(一说中枪)受伤,被唐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抓获,其妻曹氏和左仆射齐善行率数百骑逃回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唐军主力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想突围南走襄阳,但诸将已无斗志,被迫于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余人投降。
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少胜多的著名歼灭战。李世民采用围城打援战法,避锐击惰,利用骑兵快速突袭,并出阵后威慑敌军,使其猝不及防而溃,并乘胜迫降洛阳之敌,一举两克,为统一全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洺水之战
唐武德五年(622年)正月至三月,在唐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击败刘黑闼军的一次重要作战。
四年七月,刘黑闼起兵反唐,很快占据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并先后击败唐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李艺和黎州总管李世绩等人所率唐军,严重威胁唐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十二月十五日,唐高祖李渊命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率兵讨伐刘黑闼,命李艺再次从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南下,两面夹击。五年正月,李世民率军到达获嘉(今属河南)。刘黑闼数以轻兵挑战失利,遂弃相州(治安阳,今属河南),退守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十四日,唐军收复相州,进军肥乡(今属河北),列营水边进逼刘黑闼军。李艺率军数万至鼓城(今河北晋县),刘黑闼为避免两面作战,命左仆射范愿率万人守掐州,亲率主力北上迎击李艺。夜宿沙河(今河北沙河县北沙河东),唐永年令程名振带60面大鼓,在掐州城西二里河堤上猛擂,声震城中。范愿惊惧,驰告刘黑闼,刘急回洺州,遣其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将兵万人迎击李艺。三十日,双方在徐河(今河北保定东北)交战,刘十善、张君立大败,损兵8000。洺水县人李去惑占据城池降唐。李世民派彭公王君廓率1500名骑兵,与其共同守城。二月,刘黑闼还攻洺水城,十一日,至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时,被唐将秦叔宝击退。十七日,李世民收复邢州(治龙冈,今河北井陉西北)。二十四日,李艺率军夺回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州)、栾(治今河北隆尧东)、廉(治今河北藁城)、赵(治平棘,今河北赵县)四州,抓获刘黑闼尚书刘希道,与李世民军会合于洺州。当时刘黑闼急攻洺水城,该城四面环水,水宽50余步,深三、四丈,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两甬道准备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因刘黑闼军顽强阻击不能进。眼看甬道即将修成,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遂登上城南高坟,用旗语令王君廓突围,同时命勇将行军总管罗士信率200士卒进城,代其坚守城池。刘黑闼军在甬道修成后,连续8昼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军无法增援,洺水城于二十五日陷落,罗士信被杀。二十九日,李世民率军夺回洺水城。三月,李世民和李艺在洺水以南扎营,并分兵驻洺水以北。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同时另遣奇兵断其粮道,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州)、贝(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沧(治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瀛(治河间,今属河北)等州的水陆运粮舟、车,皆被唐军沉焚。双方相持60余日,李世民料刘黑闼粮草已尽,必来决战,于是命人在洺水上游筑堰截断河水。三月二十六日,刘黑闼果然率2万步骑兵南渡洺水,逼近唐营列阵。李世民先遣轻骑出战,继而亲率精骑击破刘黑闼马军,乘胜以马践踏其步兵。刘黑闼率军拚死抵抗,战斗从中午持续到黄昏。这时,守吏决堰,河水疾速冲下,水深丈余,刘黑闼军大溃,万余人被杀,数千人淹死,刘黑闼和范愿率200(一说200余人,一说千余人)骑逃入突厥。
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以闭垒不战,用奇兵断敌粮道,待其粮尽气衰,精骑出击,并决洺水助战,大败刘黑闼军,尽复沦陷州县。
下博之战
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至十月,在唐统一战争中,刘黑闼再次起兵,在下博(今河北深州西南)击败唐淮阳王李道玄军,尽复其故地的作战。
三月,秦王李世民在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大败刘黑闼军(参见洺水之战),但未取得河北士民的真正归顺。因唐统治者对原河北起义军窦建德、刘黑闼旧部采取残酷镇压政策,使藏匿在各地的刘黑闼余众不敢归降,并暗中活动,以图东山再起。六月,刘黑闼再次起兵,引突厥军进扰山东,唐高祖李渊诏令燕郡王李艺征讨。十七日,刘黑闼引突厥军进攻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其旧部曹湛、董康买在鲜虞县(即安喜)起兵响应。七月十五日,唐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原国公史万宝为其副,进剿刘黑闼。九月,刘黑闼陷瀛州(治河间县,今属河北),杀唐瀛州刺史马匡武。东盐州(治今河北沧县)人马君德据州城归附刘黑闼。十月,唐以齐王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率军讨伐。初五,唐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刺史许善护与刘黑闼之弟刘十善战于鄃县(今山东夏津),全军覆没,许善护被斩。初六,唐右武侯将军桑显和在晏城(今山东齐河)击败刘黑闼军。唐观州刺史刘会以城附刘黑闼。十七日,淮阳王李道玄率步骑3万与刘黑闼战于下博。时李道玄与史万宝不睦,李道玄率轻骑先攻阵,命史万宝督大军继进。史万宝认为李道玄年幼,妄进必败,遂按兵不动,打算等李道玄败,刘军争进时,一举破敌。李道玄孤军势薄,战败身亡。史万宝率军欲战,但已无斗志,全军大溃,史万宝脱逃,山东震骇,唐陷州总管庐江王李瑗弃城西逃。河北诸州皆归附刘黑闼,十天之间,刘黑闼尽复旧地,复都洺州,声势大振。十一月初三,唐沧州刺史程大买为刘黑闼所迫,弃城逃走。齐王李元吉畏刘黑闼兵强不敢东进[1]。
刘黑闼再次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击唐军,故能迅速尽复故地,而唐军将帅不和,导致于下博惨败。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