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于这段历史民间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古时,有一年天下大旱,浩浩荡荡的长江也变成了涓涓细流,采石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倒在了取水的路上。
在翠螺山上广济寺里的小哑巴和尚,看着这个情景心如刀割。
在师傅的指引下,小和尚走上了寻水之路,他独自一人在山林里穿梭,披荆斩棘寻找水源,可是这挖出的一口口的哑泉让小和尚更加焦虑和迷茫。
他想起师傅临终前的托付和村民们期盼的目光,再一次整装上路。
小哑巴没日没夜地工作,终于倒在了井下,村民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小和尚,只见他紧紧的抠着身下的一块石头,用尽力气指向石头的方向。
村民们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召集壮汉带上工具赶来,当乡亲们合力把井底的五彩石吊上来后,井底似乎出现了潺潺水声,村民取来了井绳,满满地打上一桶水。
村民把水捧到小和尚面前,小和尚撑起身子,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大口,突然他睁开了眼睛说一声;“好甜哪!”
“啊,哑巴和尚说话了,这不是普通的井水,是神水呀!”
村民们奔走相告,感谢哑巴和尚的恩情。
为了表达对师傅的怀念,小和尚把这块彩石琢成香炉供奉于广济寺内。
这座香炉,一经红日照射,便可映出不同的光泽,如翡翠,似玛瑙。
村民们都说这香炉上的丝丝纹路,是小和尚的心血凝结而成的,从此为了纪念来之不易的井水,村民将这里改名为采石矶。
当然,传说也就只能听个乐子,此地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还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
牛渚矶自古东障金陵,西屏八皖,是长江中游的咽喉,有“采石之险甲于东南”之说。
故而,历代都在这里重点设防。
据《后汉志》记载:“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
这大概是采石矶作为江防要地最早的记载。
后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从历阳出发,渡江直捣刘繇的牛渚营,夺取采石后,威震江东,开创了东吴立国的基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策死后,孙权先后派周瑜、陆逊等名将在此屯兵,以稳定鼎立局面。
然而,孙氏兴邦于此,却也失国于此。
公元280年,司马炎派大军进攻牛渚,吴主孙皓命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领三万精兵迎战。
在战前会议上,沈莹提出应当扼守采石,以逸待劳,张悌却硬要渡江作战。
结果,吴军渡江后全军覆没,晋军则乘胜东下,直逼建业,灭亡了东吴。
因采石之战得天下又失天下的,不唯三国时的东吴。
南北朝时,南朝陈代江山也是得之于采石,又失之于采石。
公元557年10月,梁敬帝被迫禅位于陈霸先。
在此以前,陈霸先早就有代梁为陈的想法,曾派部将周铁虎在采石矶上游的东、西梁山立栅,以防江州驻军的袭击。
陈霸先在这里制约不听他指挥的各地兵马,并重创前来进犯的北齐军,经过几次大的较量,羽毛渐丰,终于取代了梁朝。
但陈代江山也是很短暂的,只有三十多年便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公元589年冬,隋朝大将韩擒虎自历阳夜渡长江,凌晨占领采石。
然后,隋军对陈实施南北夹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
可以这么说,拿下采石矶,基本上南朝是守不住的,没了长江天险,南朝就像是没了羽毛的鸟雀一般,彻底的飞不起来了。
“间军司消息,据守此处的,乃是东吴大都督诸葛瑾,和前任都督陆逊。”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