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04章 神罚降临(第1页)

此话最先记载源于《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话。

支持殉葬之人,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说,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断子绝孙。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殉葬制度是周朝礼乐重要的一部分,孔圣既然提倡复古,自然也会支持殉葬制度。

而反对殉葬的人则认为这句话是孔子反对殉葬,但却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解释是根据《孔子家语》的孔子原话,认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当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这种人的家族或国家必然覆灭。孔子认为连像人的陶俑都不应该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种解释是,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这种人难道就没有继承者吗?言下之意是这种仁慈应该发扬光大,必然后继有人。

反对殉葬之人是利用“仁”来作证据,但支持殉葬之人用“礼”来当依据。

无论是孔圣本人还是孔圣世家之人都没有对此话进行解释,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时候,认定孔圣反对陪葬。

“礼”乃是圣道之一,但礼一直在变,无人可以把握脉搏,只有半圣才能以圣议的方式修改礼节,但修改的都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殉葬制度一直没有被列入圣议。

方运纵观人类历史进程,非常清楚,殉葬制度必须要废除!

“那么,本次经义的题目,就以‘秦穆公杀三良’为题,废恶礼,扬仁义!”

方运选好了此篇经义的题目,经义不是策论,策论可以细致讨论殉葬制度的利弊。但经义要把殉葬大而化之为恶礼。

过了许久,方运决定用极为少见的“多破”之法,利用“仁”“忠”两个方面来破题。

“仁者,知人之好生而恶死;忠者,知报国而非掘族之基。”

此言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理应遵循人的本性来做事,每个人都想要活着而不想死,殉葬自然是不仁的举动。而一个忠于人族的人,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是人族的基石。害人族之基石,便是对人族不忠。

方运心知,破题宜正、全、伟,忌偏、邪、急。

第一句的仁属于正,中规中矩,但第二句直接抛出“殉葬就是在挖人族的根基”,则有些“邪”与“急”,下面一旦不能自圆其说,那整篇经义必然降等。

方运在没写之前。原本还有些心惊肉跳,但在书写完两句后,反而平静下来。

第二句若在后文无法诠释,自然是“邪”是“急”。但若诠释的好,便是“全”是“伟”。

方运已然想明白,第二句以荀子的“名分使群”圣道理念为引,进一步阐述社会分工问题。本质上就是说目前人族的人力不足,但却往后世的生产力等方面靠拢,截取部分先进的理念。与圣元大陆思想融合。

破题之后,方运直指秦穆公杀三良之事乃是暴虐,然后按照自己总结的结构来书写这篇经义,该引用众圣原话的时候引用,该用事实论据的时候用事实论据,最后用最正统的儒家思想来证明殉葬乃恶礼,而恶礼必须要废除!

在这篇经义中,方运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阐述殉葬带来的后果,直指问题核心,犀利程度远超之前任何反对殉葬的言论。

不过,方运把后世的语言稍加改变,并不提其中的核心,只说“猜想”而不言“道理”。

方运实则在用更清晰更细致的语言和道理来解释圣元大陆的思想,这种行为,便是注。

在书写这篇经义的时候,方运想起后世著名的一句话。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此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不过,方运自知文位很低,真要作注怕是会被圣道力量反噬,所以用词极为小心。

待方运写完这篇废除殉葬恶礼的经义之后,只觉一股莫大的力量自纸上升腾。

热门小说推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