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第57集(第3页)

不过我们说过,虽然不生好乐,也是产生一种不思议的熏习,让他们动执生疑。所以,在方等会上你说阿罗汉完全没有受到教育吗?也未必。阿罗汉虽然看到大乘功德而没有产生志向来追求,但是他内心深处有一种“耻小慕大”,他内心当中隐隐约约对自己的空性有一点觉得,好像我这样子不太够,对大乘的妙有开始有一点欢喜心。但这个欢喜还不足以付诸行动,叫耻小慕大。这是方等时。

经过方等的大乘功德的熏习以后,到了般若会上,佛陀讲一切法空,而且不是佛陀讲,他叫二乘人上去讲:须菩提你上去讲。“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般若会上叫做转教菩萨,佛陀善巧方便,说你们声闻人上去讲法空的思想。

法空的思想当然就牵涉到大乘的无生观。就是说,生死是因缘法,涅盘是因缘的还灭法,所以它是因缘的对立面,说是“因缘和合”所以“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生跟灭都是对立面。我们凡夫喜欢生这一块,喜欢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好,所以就受到伤害。二乘人喜欢灭,所以失去功德庄严。所以,从无生的观念来看,生死涅盘是等空花,都是一念心所现。

这个时候佛陀没有亲自讲,叫声闻人讲,为菩萨开示,转教菩萨。但是,讲归讲,他内心也是对这种大乘的无生理“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但是“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所以这个时候他还不能够承当他是佛陀的儿子而继承家业。

但是,小乘学者在方等时耻小慕大,在般若会上成功地消除法执,这个很重要。小乘的人为什么不能够马上回小向大,因为他对空性的执着太重。他长时间在轮回当中,受到这种生命的不确定伤害太重,所以他得到空性以后,他抓着不放。佛陀跟他讲,说你这个空性也是个假相,就跟生死一样,生死是个假相,涅盘也是个假相,都是唯心所现的假相。所以这个地方他成功地消除法执,为以后继承家业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到下一段,佛陀经过方等、般若以后,就正式地“付与家业”。看第三段。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今我等方知”,这个“今”是什么呢?这就到了法华会上。声闻人证得空性以后,经过方等时的耻小慕大、般若会上的消除法执以后,到了法华会上,他终于能够承当佛陀中道的智慧,终于知道,佛陀对儿子的教育,不管是小乘大乘,他是平等地教化,“无所吝惜”。

为什么呢?“我等昔来真是佛子。”我们跟大乘人都是一样,都是佛子,所以三乘就是一乘,只是说我们一开始被三界的生死折磨到害怕,所以好乐空性的涅盘,希望能够做一个缓冲,所以佛陀也接受。如果我们当时遇到佛陀的时候,我们马上有这个接受大乘法之心,佛陀就给我们讲大乘法了,讲一心真如了,就不用经过空性的过程。

所以“于此经中,唯说一乘”,到了法华会上,佛陀把方便门打开以后,就是说,其实空性是佛陀假设安立的一个过渡的休息站,真理只有一个,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一念心性。所以,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人生,那叫一个即空即假即中,这个才是唯一的真理,空性是一个过渡。所以过去在方等会上,佛陀在菩萨面前是毁訾声闻乐小法者。佛陀在《阿含经》中,对四谛法是种种的赞叹,说这个是阿毗达磨,是无比法。说的也对,相对凡夫跟外道来说,至少它了生死。但是我们平心而论,四谛法,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的功德可言,这个空性不容众德,你没有看到里面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没有看到六度的功德,只看到一个空空荡荡的涅盘寂静。

佛陀在《阿含经》的时候赞叹空性涅盘,但是到了方等会上佛陀开始诃责,说是,你一天到晚安住在空性,那叫一个焦芽败种。所以开始刺激他,用大乘的功德来刺激他。“然佛实以大乘教化”,虽然表面上是在刺激他,其实佛陀等于是让他耻小慕大,已经把大乘的善根慢慢地往声闻人的心中栽培,慢慢地建立他一种好乐大乘的善根。

所以“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就是我们到大富长者家里面本来是打工的,要赚钱的,没想到“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就是说,我们的发心本来是回家要赚钱的,结果变成继承家业,“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这一段,天台宗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佛陀教化弟子有两个方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是公开式的,就针对式的,我这句话就是针对你讲的,比方四谛法。就是说,佛陀把这个穷子带回来以后,就跟穷子说,你就给我好好扫厕所,啥事都不要干,其他人去外面做买卖,那个法身菩萨做买卖、做生意,跟你都没有关系,你就把这个厕所扫好就好。就是公开地、针对性地去教化某一个人。这第一个。

第二个是佛陀高明的地方,叫做秘密教化。比方说,佛陀讲方等、讲般若,这本来就没有小乘什么事。他说,你们去听听看,说是维摩诘生病了,舍利弗尊者,你们代我去问候。其实我们看声闻人在方等会上一句话都谈不上,就文殊菩萨跟维摩诘居士大谈不二法门,显各种神通,显各种功德庄严。神通里面去变一朵花,一朵花里面变一百朵花,再变成一千朵花,最后这个花在空中消失掉。二乘人看得是目瞪口呆,因为二乘人他的神通是固定的,他不能一为无量,又不能无量为一。

那么为什么叫秘密教化呢?就是说,表面上我不是针对声闻人,我不给你压力,就是说你去旁边旁听就好。但是旁听叫做一种不思议熏习。声闻人他本来就是说,我本来不想来了,佛陀要我来,那我就在旁边听着。结果七听八听,开始耻小慕大。在般若会上,佛陀更厉害:你代我去讲法空思想。声闻人本来说,那是佛陀的加被,但是七讲八讲,结果消除法执。这个就是怎么样呢?佛陀虽然不是针对你,但是佛陀叫你在旁边听,这个就是秘密教化,让他产生动执生疑,摇动他对空性的执着,让他产生疑惑:好像这个空性没有我想象的这么圆满,我是不是应该要从空出假,从空性走出来,去接受大乘的功德妙有?这个就是一种秘密教化。

我们看佛陀的公开教化跟秘密教化。我们看附表第十二,就看得出佛陀是怎么样公开跟怎么样秘密。这个地方把穷子的譬喻来合佛陀五时说法。

我们先看第一段。

顿教:华严时

父——即遣傍人,急追将还

子——穷子惊愕,闷绝躄地

父子之间最初的相遇,就是相遇在华严时,也可以说是佛陀去测试这个穷子:我过去教给你的大乘善根到底退没退。所以佛陀在华严会上当然是“演大教,说华严;尘刹海,现宝莲”,佛陀把大乘的因果表现出来。因地就是发菩提心,六波罗蜜;果地就十地的功德。我们看讲义里面说,父亲“即遣傍人,急追将还”。这个傍人是谁呢?就是法身菩萨。华严会上的法身菩萨,讲这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广大功德,目的就是让他赶快地回到我过去教你的大乘善根。这个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但是不幸的是,这个儿子是怎么回事呢?“穷子惊愕,闷绝躄地。”这个儿子大乘善根退失了,而且又被三界的生死痛苦深深地折磨,所以他厌苦欣空,对有为诸法可以说是“一朝被蛇咬,终日怕草绳”。所以,他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不但不生起欢喜,还产生惊怖错愕,乃至于闷绝倒地。就说明这个法,法大机小,不契机。

不契机的后果,有可能不但没有帮助,还求升反坠。所以佛陀赶快把这个大乘法收起来。佛陀说,别追了,放他去吧。佛陀开始怎么样呢?施设方便,就讲这个渐教法,方便法门。

渐教:

阿含时

父——密遣二人,雇汝除粪

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

方等时

父——长者有智,渐令入出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