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算 有算则胜无算则不胜(第5页)

洞穿对方的心,思考些什么东西呢?思考的是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问题发生后,就需要知道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找到后,才能考虑解决的方法。

之所以要洞穿对方的心思,是因为问题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是复杂的,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分析归纳或者调査研究,才能理出头绪。而且也有被人制造假相、提供虚假线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思维必须要精细缜密。思考一遍还不够,还需要检査一遍,然后在行动之前还要复查一遍,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洞穿对方心思之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还要再考虑。这就是"谋定而后动"的道理。谋就是计划、方略,是解决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只有行动方针确定了,才能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方针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本能冲动型的行动。

所以,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气先把刀磨快了,看起来耽误了工夫,但是在砍柴的时候由于刀口锋利,所以效率高,反而节省了工夫。也像出门开车,事先把地图看好了,顺着标志一路开去,就可以不绕弯路,节省时间。如果慌忙上路,看起来节省了看地图的时间,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就可能浪费比看地图长很多倍的时间,甚至还可能招致失败。

阴阳谋略之汉高祖未战先算取英布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曾为汉朝天?

下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汝阳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T自己的门客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慣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

薛公答:"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辜,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o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我料英布必用此策一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面现悦色,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目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他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生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汉高祖封薛公为千户侯,又賞陽给薛公许多财物。然后亲率12万大军征讨英布。双方的军队在薪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后,汉高祖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金鼓齐鸣,挥师急进,杀得英布落荒而逃。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阴谋川谋

薛公指点汉高祖洞穿对方的心思,算出英布可以使用的"上策""中策"和"下策",又算出英布必使"下策"。将敌人分析得如此透彻,怎么能不取得胜利呢!由于洞穿对方的心思在先,汉高祖才胸有成竹地打败了英布,平定了叛乱。如果不懂得洞穿对方的心思,那么,盲目行动只会带来失败和损失。

8。谋远法:谋略不远,流于轻率

【简译】

常言道:"未雨绸缪贵在早。""愚者谙于成事,智者察于未萌。"在日常行为中,我们要见微知著,深谋远虑,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早做打算。把不好的结果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把它引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不致陷入不安的突然状态。

【引申评论】

世事多变,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没有任何固定的方式能够担保你这一生一世平安顺利,天下大势自古以来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治世;"分",乱世。这一"分"一"合",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发展,人这一生也像大海的波涛,有起有落,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有人把生活比做驾舟,风里飘浪里走,力克激流。一个人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常常感到世事难料。古人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者"常居安思危、深谋远虑,"逆者"多目光短浅、执迷不悟。孔子在《春秋》中告诉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谨慎的处世思想是我们所提倡的做人做事之道。

古人曰:"大防,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关键是事前控制,不能等到出现了重大问题才寻求弥补、亡羊补牢。羊跑了,赶紧修好羊圈,防止羊圈里其他的羊跑掉。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防止让羊逃跑的窟窿再出现。试想,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号角吹响

了,才临阵磨枪,一切都已来不及。人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与其在事故发生之后再釆取措施来弥补,不如在其发生之前就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防范。试想一下,如果养羊人在狼来之前,先把羊圈的漏洞补好,那又如何会给狼可乘之机把羊叼走呢?在风暴之前修补屋顶,在洪水之前修筑堤坝,在荒年之前储备粮食,比起在风暴之后重建吹倒的房屋,在洪水之后抗洪救灾,在荒年之后发粮赈济,岂不是更优的选择吗?

正所谓所有事情都是由正反两个方面组成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阳极生阴,阴极出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会发生的危险,成功时要想到失败。

自古以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箴言一直警示着人们,使人们防患于未然,避免因短视而蒙受重大损失。由以上故事可见,短视虽然不是罪过,但它却会使人蒙受损失,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席话,至今依然历久弥新。它像明灯,为人生路上迷途的过客引路;它像警钟,惊醒如在梦中的人们,使人醒悟,使人明理。

高瞻远瞩,居安思危,这是智者的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起决定性的作用,忧患使人很快成熟起来,使人很快聪明起来,使人很快地取得经验。

这除了警示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难道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他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决定、作为不够周全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去认知、体整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島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切体会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各种问题,除应针对问题追本溯源,再考量趋势、可能变化等因素作出最周严决策外,还须有一认知,亦即外界事物

种种变化,不全然是个人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

所以说,与人谋事,一定要考虑得长远而深刻,否则就会因为不能长期实施而流于形式。世界上的事物大多如此,看似非常好的东西只是外表,会很容易地被时间的侵蚀而剥夺,而只有深刻和内在的东西才能用得长远,也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一个好的计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巧妙,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达到的效果。

热门小说推荐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