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九道 一阳一阴谓之道(第3页)

诚然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奇异的矛盾现象:道德昌盛,礼仪之邦,人们要去做一件事情,首先要判定是正义还是邪恶,是好的还是坏的,习惯以道德的准则为一切准则之首来评论一个人。但独有谋略例外。似乎谋略从一开始出现就是反道德的,在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那么,能不能有一种价值评判引入到谋略之中,使其有正有邪,有君子之谋、小人之谋呢?

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刘向在他的《说苑o权谋》里提倡君子权谋,道德优先。另一种观点,认为谋略和道德是一对生死冤家,计谋与仁义道德是死对头……把谋略等同于阴谋诡计的人,也同样认为谋略是反道德。

然而,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谋略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谋略与道德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身在不同的环境中,一种谋略的善与恶的评判必须用当时的客观环境来进行评判,如果仅仅是以道德来评定,那么就有失公允了,所以说,善与恶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在人类社会中,善恶却又是绝寸的,所以,必须要用阳的一面,至少,不管你用阴或者用阳,都要能"继之者善也",本着最善的出发点,那么,无论善于用阴还是善于用阳都能成功。

阴阳智谋之郑庄公假托王命

春秋战国之际,州吁襄夺了卫国国君之位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便联合宋、鲁、陈、蔡四国联合攻郑。郑庄公却认为,宋是攻郑的主谋,于是一心一意想报复宋国。为此他先是挑拨宋陈之间的关系,使陈国倒向了郑国。接下来,郑庄公便想借周天子的名义命令诸侯联合伐宋。

于是,郑庄公带上祭足去朝见周王,以便给诸侯造成周王信任郑国的假象。然而事实却是周王不但不喜欢,还讨厌郑庄公。因为郑庄公几年前

曾借口郑国发生了灾荒而侵夺周王的粮食。周王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一见面即没好气地问郑庄公:"郑国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郑庄公也只好尴尬地回答说:"今年郑国没有受灾。"接着周王挖苦道:"万幸万幸,你们丰收了,温地之麦、成周之禾,我就可以自己去收割了,不会再被他人抢去了。"

周王对郑庄公十分冷淡,也不设宴招待他,只是派人送给郑庄公十车黍米,说是请郑庄公带回去备荒用。

郑庄公受到如此冷遇,后悔自己不该来见周王,那十车黍米也不愿意接受。而祭足却力劝庄公无论如何也要收下这十车黍米。因为虽然周王是不高兴才送你十车黍米,而你却正好可以利用这十车黍米做点文章。于是,郑庄公便将十车黍米用锦缎盖起来,乔装成十车财宝。在离开周王都城那天,沿途宣称周王赐给郑庄公十车财宝,同时还一路宣传:"宋国长期不给周王纳贡,周王亲自命令我率兵前去征伐。"一路上人们尽皆信以为真。

宋国得到消息后感到不妙,便派使者想与郑国讲和,郑庄公根本不理昧,他以周王的名义令齐、鲁等国协助郑国一同伐宋。结果,齐、鲁等诸侯皆出兵与郑庄公一起攻打宋国。郑庄公亲自统率诸侯联军征讨宋国,前军旗帜上赫然写着"替天讨罪"四个大字。宋国直到被打之后才知道周王根本就没有命令郑庄公伐宋,郑庄公此次只不过是借天子之名泄自己之愤而已。至于鲁、齐等国则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il?

5。智勇之道:亦智亦勇,让人琢磨不透

【简译】

识量过人,遇。事沉着,不慌不忙,暗中观变,以防惊动,祸生不测。

【引申评论】

阴阳的处世哲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阴阳相济、不偏不倚、和谐适度这三项原则,因此,做人要外行阴术,内行阳术,这样才可立于不败之地。

从古代谋略家的临机决断的史实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应付仓促事件时,不仅善于应变,而且还有大智大勇。他们遇事不乱,调度有方,应变于仓促之间,谋胜于千里之外,临危不惧,英雄虎胆,大智大勇,人莫能及。这些表现都具有谋略家的勇敢决断的气质。

可见,谋与断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个人虽然谋略满胸,如果缺乏勇敢决断的气质,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缩手缩脚,再好的谋略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只有勇敢果断的精神,而缺乏谋略的能力,那么,他往往会陷入鲁莽和愚笨,他的行为就会经常面临失败。只有用智谋作引导,行为的利剑才有用武之地,才会取得成功。

古往今来,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斗争、拼杀、对攻和掠夺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竞争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获得各自利益相互之间进行的一种流血或不流血的角逐,应该说生存竞争充斥着一切时空,在战争环境里普遍存在,在和平环境里也普遍存在,根本无法避免。在这种残酷的生存竞争

中,胆量决定了一个人敢不敢竞争,智谋决定了一个人善不善于竞争。最完美的竞争选手就是智勇双全的人,他作用于对方的是智慧与勇敢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合力,对方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就是无形和无限的。有了这种合力,即可以巧妙地战胜对手,使得竞争成本非常小,甚至可以将竞争成本降为零。

机勇之人,遇事不惊,应变于仓促之间,谋胜于千里之外。临难不惧,谋深莫测,大智大勇,人莫能及。如此战略家,历代可见,如汉代班超可算是一位典型。班超出使西域,深入虎穴,三十六人,横行西域,夜袭匈奴来使,以少击众,具有胆识,威慑都善,威加匈奴,卒通西域,如非胆略过人,不能成此大功。

可见,有勇有谋才有成就。有勇无谋之人看问题太过单纯,不能够预见危险;有勇有谋之人看问题小心翼翼、深思熟虑,然后行之,以求安全。明智之人深知;倘若不知深浅,鲁莽之举必败。所以,做一个真正的谋略之人,就要深谙智勇之道。

阴阳谋略之披着羊皮的人

唐朝后期,各地区军事长官代代相传,不服从中央的号令,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为了争夺地盘,他们相互之间经常打仗,战火不断。

不久,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又打了起来。这次双方争夺的目标是易州(今河北易县>)。

易州这块地盘本来在李克用的管辖之下,把守易州的将军名叫王处存,这王处存是万年(今西安)人,父亲王宗,当过金吾大将军,王处存是将门之子。王处存守易州,李可举无法攻下,就派来了一位裨将刘仁恭。这刘仁恭是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很有智谋,尤其擅长于挖地道攻城,刘仁恭来了后,就使出他的拿手伎俩,挖了一条地道暗暗通向城中。王处存猝不及防,被刘仁恭钻了空子,这座易州城被突然从地下钻出来的敌军占领了。

王处存失掉了易州,无法向李克用交代,怎肯甘心?他在城外收拾残兵败将,整顿队伍,千方百计,想夺回易州。

一天,王处存骑着马在野外转,心中苦苦思索着夺城计谋。猛然,他看见野外山坡上,牧羊人正驱赶着一大群羊在山上吃草,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白云似的。王处存这时灵机一动,立时拨转马头,快马加鞭,直向本营驰去。

一回到营中,王处存就叫人去弄来了一张完整的羊皮。他命令卫兵:

"将这羊皮蒙在身上!"

卫兵一愕,只好将羊皮蒙在自己背上。

"伏在地上,学羊爬!"王处存又命令。

卫兵呆住了,他想:怎么啦!主将打了败仗,丢了易州城,现在来拿我寻开心?但他望望王处存那严厉的、不容违抗的脸色,只得将两只手放在地上,学着羊的样子在室内爬了起来。

"好,像极了!真像一只活羊。王处存高兴得哈哈大笑。

卫兵直起腰来,微含吃惊地盯着他的主将,他感到主将这样侮辱戏弄他太不应该了。但王将军丝毫不在乎,他大声命令:"马上去弄三千张羊皮来!"

一轮红日将要西沉,守卫在易州城城楼上的李可举的卢龙部队猛然发现,城外有一大群羊向易州走来。卢龙部队自从挖地道占领了易州城后,一直没能美美地吃上一顿,这一大群羊对他们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军士们感到机不可失,争先恐后冲出城来抢夺肥羊。

牧羊人和羊群并未觉察到眼前的危险,只顾一步步往易州城走来。城内士兵们冲到羊群跟前正想下手抓羊时,突然,这一群羊一齐直立起来,他们将羊皮一扔,一下子变成了三千名手执钢刀的强悍士兵杀过来。城外卢龙士兵毫无思想准备,登时一大半被砍掉了头颅,走在后面的见势不好,掉头就跑。伪装成羊的河东部队紧紧追赶,就这样,王处存的河东部队又一举收复了易州城。

热门小说推荐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