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却说不知是李申之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还是只为了与朱熹刷好感,在开学典礼上单独将朱熹叫起来发言。
古人点名的时候,习惯加上籍贯,一来避免各地口音不同发音不准导致的误会,二来也避免了同音不同字重名的现象。
比如朱熹被点到名字之后,起身回道:“学生‘胡’建朱熹。”
相当于给名字上了个双重保险,极大地降低了误读的几率。
起身之时,朱熹后退了一步,避开身前的座位,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李申之受了小夫子这一拜,腰杆都挺直了三分,自我感觉形象都高大了起来。
不管后世之人给朱熹造了多少谣,亦或是在朱夫子头上扣了多少屎盆子,这位朱夫子都是春秋已降唯一的圣人。
公认的圣人。
能与圣人过过招,甚至将圣人辩倒,哪怕只是一个幼崽状态的圣人,多少都能满足自己的一些虚荣心。
朱熹施礼之后说道:“请问先生,为何学府之内不教孔孟之道,反倒是教一些工匠之术?”
简言之:人家是来做学问的,不是来学手艺的。
学子们入学有些日子了,对学堂有了大概的了解,也上了不少的课。
就拿朱熹来说,嘴上是在质问李申之,其实最爱上光学课了,下课之后还要缠着匠人老师们问许多问题,把匠人们都给问怕了。
李申之点了点头,示意朱熹坐下,目光环视了一圈,问道:“诸位可知,人为什么能活着?”
开口就是灵魂拷问!
在场之人,不论是先生还是学生,全都竖起了耳朵等着李申之的高谈阔论,就连老学究张浚的好奇心都被拉满。
李申之稍停顿了片刻,等众人迫不及待时,才猛地一拍桌子,笑着说道:“吃饭啊!”
寂静。
李申之的笑容逐渐变得有些尴尬,明明是个段子,为何却没人笑?
清了清嗓子,李申之立马换成了一本正经的腔调,继续说道:“真理喻于毫末之中。人若没有饭吃,还怎么活?人若是不活,还怎么做学问?”
台下的先生跟学生怎么想的,李申之不知道。但是身边张浚点了点头,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李申之再问道:“我再问你们,种地是不是天下第一大学问?”
不等众人回答,李申之说道:“瞧不起种地的人,先问问你自己吃不吃饭。”
朱熹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李申之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却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申之其实是用了一招混淆概念的诡辩论,将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体系强行联结在一起,头一次听到这种论述的人一时难以分辨。
然而李申之的这种诡辩并不是要辩倒谁,而是要引出他建立应天府学院的初衷。
李申之继续说道:“有谁知道种子为何能生根发芽,长出稻米呢?”
种下种子能结出果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怎么还要问为什么呢?
“为何老鼠埋在土里却长不出老鼠呢?”
有些年岁大一些的学子已经露出了窃窃私笑,觉得李申之魔怔了。
忽然,李申之问道:“人为何生而为人呢?”
趁着众人处于懵逼的状态,李申之说道:“应天府书院可以告诉你,欢迎大家到来。”
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李申之在掌声中退场,给朱熹留下了无限的悬念。
理学和新学都是很好的学说,道学先生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华夏不需要那么多的道学先生。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