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吴府二门是座碑亭式建筑,古色古香,左右门脚各植一株紫藤,院中假山旁空地上设了十二张圆桌,每桌上红双喜字上摆了一碟红干枣,一碟红瓜子,一碟红果,一碟红干梅镇住,正中的紫砂嵌喜香炉此时正青烟飘香。
三原县知县想了片刻才蘸墨挥笔,悬臂于空,用魏体写下:
文封阁老武封侯吴聘周莹偕白头
众人忍不住喝彩道:“祝吴兄早得孙子好当爷哪……”
吴尉文喜在眉梢,率众人来到三门,堡外的鞭炮声与铳声,已是如雷当空,告诉他新娘子就要进入安吴堡了。
吴尉文回身从宾客中拉着一老者出来说:“内宅门喜联,尉文要劳百里翁挥毫了。”
百里乃泾阳名儒,是一个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老学究,在泾阳民众中享有威望,是吴尉文多年好友,吴尉文之所以选中他来为内宅门书写喜联,是想借百里之寿,佑护自己多灾多难的唯一宝贝儿子吴聘能通过冲喜,逢凶化吉、增岁添寿,早一天养儿育女,以承吴氏三百年兴旺发达基业。宾客们自然不知他用意,但听他请百里为内宅门书喜联,自然会发出赞同的喝彩声。宾客们知道,百里虽满腹经纶,但命运不济,数十年来奔波乡里,积德行善,无奈总是难成旷世之功,老了老了,仍在清贫中度日,若没有吴尉文接济相扶,日子会过得更加困苦。吴尉文在此时仍能待他为上宾,可见为人之诚,心肠之善了。
百里也不推辞,接笔在手,走到内宅门前,一边吟哦一边挥笔写下:
上正天自顺德馨家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吴尉文高兴得连连击掌说:“好,好,好啊!多谢百里翁了!”
吴府内宅,是一座花园式的庭院,充满江南的韵味。整座内宅占地九亩六分,院中池塘,水面二亩八分,塘内睡莲碧绿,游鱼穿梭;东南西北方位各有一小小码头,石条台阶直通水底,面南北向码头石桩上系一小舟,可供三人同泛舟水面。池塘岸边冬青、红柳、芙蓉、海棠、月桂、石榴、青松、翠柏、中国槐各有领地,其间散布着片片花圃,菊花、鸡冠花、太阳花、米兰花、芍药花、月季花……点缀其间,石鼓、石条、石桌分布于树荫下,池塘中心假山上还有八角亭,红栏垂柳,略显北方粗犷景貌。
内宅门是圆穹建筑,但圆穹内又是框式结构,门两边爬墙藤密密匝匝,朱红色的门扉上黄铜狮头口衔梅花图案,是难得一见的艺术佳品。
内宅正堂是一座五间一担式的飞檐滚脊建筑。吴聘、周莹大婚之礼将在此举行,因此正堂内外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新郎吴聘听到大门外鞭炮轰响时,急忙整理好衣冠,在书童搀扶下,向内宅门走过去。在新娘步入内宅门,跨过火盆,切断不归路后,他得扯起红绫,引导新娘进入婚礼大厅,完成标志他们新生活的开始与成家立业的礼仪。
唢呐再次吹奏起《百鸟朝凤》的曲牌,大门外新娘下轿的吆喝声传进宾客耳里,高亢的迎花轿歌声在蓝天下回荡:
通喜报,喜通报,嫁妆礼盒前头到。
一队乐人来开道,后面抬的是花轿。
下了轿,响鞭炮,搭了天桥撒草料。
入了洞房揭头罩,新郎喜来新娘笑。
吉祥神前把表瞧,这才是今世的姻缘前世造。
歌声中,十二个年轻汉子高举着双臂,围着新娘前前后后跑动,不停地把红毡从新娘头顶传过,铺垫在新娘要走过的路上。搀扶新娘的伴娘,则不停地提醒着新娘脚朝哪里踩,以免走出红毡。婆家拥亲的人,则不断把斗中混合的五谷杂粮撒向新娘。媒婆紧随新娘,扯开嗓门儿唱着:
花轿到门前,鼓乐一声喧。
天仙送贵子,撒谷福无边。
今日喜临门,吴府迎新人。
凤凰拜花堂,红花戴胸前。
郎才配女貌,鸳鸯结同心。
亲友喜洋洋,媒人笑春风。
新娘被簇拥着穿过人巷,进入内宅门时,吴府上下迎亲的女人们齐唱起了《谢媒歌》:
养儿养得满院红,媒人能把事办成。
百客百宾齐声赞,媒人恩情念一生。
当众谢媒古来礼,一个红包表心声。
歌声落,身披红绫戴红花的傧相拖长了声音喊道:“新娘跳火塘,一心相夫百年长;儿孙满堂喜洋洋,敬老爱幼乐安康。跳火塘——”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