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个孩子,除了老大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不怎么样,所以还知道点乡下日子不好过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日子都很好了,所以对乡下的穷苦日子,仅限于过年回老家祭祖那几天的印象,了解并不深,让他们跟京中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小公子也没什么区别,顶多就是安然教育孩子有一套,所以这些孩子虽不识人间烟火,但品性还是很好的,没变成有些人家那种纨绔子弟。
本来品性就还好,就是养尊处优惯了,养的有点吃不得苦罢了,现在在乡下呆了四年,不但品性好,也能吃苦了,这让安然自然高兴。
而李家族学里,因着李四郎的辅导,四年间,李家族学有十二人通过县试,三人通过府试成了童生,还有一人考上了秀才,这让李家族学不由名声大盛,不知道多少人将自家的孩子送到李家族学,就为了能让李四郎指点一二,毕竟要不是李家族学是个新学堂,学堂的学子没有那种已中过秀才的人,要不然指不定让李四郎指点几年,已经考中举人了,所以因考取了些人,自然有人往李家族学里送人。
这考上的人中,就有李大郎和李二郎的孩子,其中李二郎的儿子最聪明,通过了童生试,李大郎家的只通过了县试,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反正比当年李四郎自己要厉害多了。
因是托李四郎的福,所以大房二房现在对李四郎,那是越发殷勤了,虽然老两口过世了,四房以后只怕要长住京中,回来的时间要少了,自己家儿子也指望不到他怎么指导了,但要是李四郎高兴了,接自己家会读书的儿子去京中小住一段时间,那就不一样了啊,再说了,就是不接去,也可以书信指点。
不光是指点的事,大房二房看儿子有读书的天赋,就想着万一能考上呢,到时少不得还要这个在京中的叔父照顾,所以跟四房走近点,是没坏处的。
等李四郎出了丁忧,京中起复时,李家族学已变成了一座不小的书院。
虽然李四郎走了,但因书院壮大,所以也请了优秀的老师过来教孩子,相信就是李四郎走了,书院的教学质量也不会下降太厉害,毕竟,李四郎一人之力有限,就算他在,也不可能照顾得了所有孩子。
李四郎起复回京,正逢新帝登基不久,朝中不少非新帝派系的大臣贬的贬,外调的外调,免职的免职,京中各差事因清走了不少人,空位多了,李四郎也就运气好,不但没在这场大地震中受到影响,还升到了六品,踏入了中层官员的圈子。
而安然的五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到了可以下场的年龄,都去下了场,因有李四郎和安然从小教导,所以三人都过了县试府试,不过老三到底年龄小,没过院试,但老大老二都过了院试,成了秀才,踏上了科举的第一步。
而这会儿,随着老大年龄有十六七岁了,她要开始给他相看亲事了。
将来能不能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也事关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啊。
虽说原身说的好日子,她觉得多半是指物质上的好日子,不包括精神上的,但万一儿子们家庭不幸福,原身看着受不了,不给她好评价呢?再加上到底是自己生的孩子,她本人也不想儿子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啊,所以相看亲事自然也是要慎重的。
好在从刚进京起,她就在注意跟几个儿子差不多同龄的小姑娘的情况,这会儿相看亲事也就心中有数了。
她对儿媳妇没什么要求,只要人品好,然后长的跟几个儿子还能配得上就行了,至于家世,跟自己家差不多即可,差点也无所谓,关键是人要好,这样就算条件差点,也没什么,毕竟只要将来夫妻俩能幸福美满就行了,她也没想过自己家的日子要靠儿媳的娘家,反正有她在,李家的日子也不会很差。
之后安然给大儿子挑的儿媳,大儿子果然满意,而因安然从来不怎么管儿媳的事,也不像京中别家婆婆那样要在儿媳面前立威,大家你处你的,我处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于是大儿媳对安然这个婆婆也很满意,当然了,对不纳妾的丈夫,就更满意了,一家子果然过的很好。
接下来几个儿子,安然也如法炮制,不久一大家子就人丁兴旺起来。
因人太多了,之前的三进宅子就有点住不下了,于是安然又重新买了个大宅子,好在这时家里的钱要多些了,田租加李四郎的俸禄,买个大宅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先前的宅子,安然就卖了换成了田地。
这个时代的宅子不像现代的混凝土楼房,是砖瓦结构的,如果里面没人住,很容易就会损坏了,安然不想费那个事,不时维护宅子,也不想租出去,因为这个时代的租金,肯定不会有田租来得多,毕竟这宅子价值一千两,起码能换一百亩田地,到时一年一百两田租是有的,但那宅子,租出去的话,一年不可能拿得到一百两田租的,而且还要不时维护,特别麻烦,自是换成田地较好。
四房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事经由偶尔来这儿小住的大房二房会读书的儿子传回去了,却是让李三郎夫妻气的不轻。
大房二房的孩子考试都不错,就三房一个都没考中,李三郎夫妻觉得,这肯定是老四因为跟他们关系不好,公报私仇,故意不好好教他们家孩子,所以他们家孩子才没考上,要不然怎么那四年教下来,村里那么多孩子都考上了,就他家孩子没考上呢?他这么聪明,他孩子自然也聪明,不可能考不上的。
既然自己家孩子没问题,那自然就是李四郎对他们家孩子不好了。
这样一想,自是越想越气。
但……京城离东风村远着呢,李三郎夫妻也舍不得花那个钱上京骂李四郎,所以虽然一肚子火,但却不能拿李四郎有丝毫办法,哪怕他们想在村里散布难听的话,中伤李四郎的名声都办不到——现在东风村甚至整个西河镇,都是李四郎的“走狗”(李三郎感觉的),他要敢说李四郎的不是,生怕坏了李四郎名声的李氏族人,甚至东风村人,就会上前来骂他,他已经被李氏家族警告过好几次了,说是再敢乱说,就将他赶出去,所以别说上京骂李四郎了,便是在东风村中伤他一下都难,于是顶多只能在自己家发牢骚,根本掀不起多大风浪。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