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张居正只是微微皱眉,随即开口道:“请他进来。”
说实话,阁臣最不喜欢见的就是兵部尚书,因为小事儿一般只是传递公文,只有出大事儿,兵部尚书才会直接找到内阁来。
魏广德此时和张居正差不多的心情,心里也在寻思着,难道哪里又有了变故不成。
片刻后,谭纶就迈步进了值房,几人相互施礼后才说起今日之事。
“这是汪道昆从辽东发回来的塘报,兹事体大,我觉得还是先交到内阁来议一议为好。”
说起正事儿,谭纶丝毫不拖泥带水,直接从宽袖中拿出一份塘报递到张居正面前。
“辽东?”
听到是辽东事儿,魏广德不由得须弥起眼睛。
几十年后,正是辽东之外的女真崛起,最终覆灭了大明,统一了天下,所以魏广德对此还是非常上心的。
张居正看塘报的时间很长,似乎是边看边在推敲。
魏广德几次看向谭纶,希望从他口中知道塘报内容,但谭纶都只是摇头不语。
又是好一会儿,吕调阳那边票拟好递给魏广德。
魏广德接过来看了眼,就微微点头。
吕调阳的票拟也算中肯,对考成法有赞扬,也有对其中几处认为有待商榷,但确实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建议姑且试行,再做调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这票拟也算是支持考成法的推行,只是提出几个需要在后续完善的地方。
等张居正那边看完,把奏疏交到魏广德手里,他急不可耐的就翻看起来。
快速浏览了整篇塘报后,魏广德一边重新翻看,一边在头脑里思索宽甸的位置。
兵部侍郎汪道昆这篇塘报,正是由总兵官李成梁提议,将险山诸堡外移到宽甸地区十岔口附近,重新建堡之事。
按照李成梁对辽东局势进行的认真分析总结,辽东存在缺乏边防前哨、面向蒙古高原方向存在巨大防御漏洞、天然屏障失去作用、旷土寡民、地旷兵寡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土蛮与女真诸部能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对辽东形成包夹之势,导致明军在进行防御部署时会出现处处设防,则处处兵力薄弱;不处处设防,则会顾此失彼的问题。
并且在出兵打击土蛮或女真时候,常常会因为担心另一方趁机来犯而不敢深入追击,所以,必须得将土蛮或者是女真诸部“看管”起来,使其不能影响明军在辽东的军事行动。
“土蛮”在明朝时指的是察哈尔部,明朝官方一般称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图们”,也就是札萨克图汗称为土蛮,常常称其部落为土蛮部,有时直接代以“土蛮”二字代表整个部落。
此时的辽东,还正是处于土蛮和女真诸部包夹之下,战火不断。
依据多年在辽东征战的经验,李成梁准确的选择出了“看管”对象,相对弱小的女真诸部。
其实李成梁选择女真诸部的原因也不复杂,主要是因为女真诸部要想进犯辽东必须得经过宽甸附近的十岔口,并且宽奠地区“北界王杲,东邻兀堂”,是“东胡分犯要路……乃诸夷必争之地”。
所以,李成梁只要派兵占据宽甸地区,就能将女真诸部“看管”起来,明军由此地出发可以钳制诸部。
“张其哈喇甸子土沃可耕,且去暖阳等处适中,声援易及,宜移建孤山堡于其地……出险山一百八十里亦得沃地,宽佃子、长佃子、双塔儿、长岭、散等五区,且当松子岭等处极冲之地,宜将五堡军移建各处,修建六堡……”
魏广德此时嘴里不由念出塘报中的一段,特别是“亦得沃地”四个字的时候,读音稍重。
不是魏广德矫情,实在是在这个时代,对于“开疆拓土”之功看得极重。
李成梁的这条建议,实际上就是把大明的实际控制区向外拓展一百八十里,已经算拓土了。
不过魏广德对此却有些难以说出的情感,不是这份功劳不吸引人,而是因为他知道再继续往北,还有数千里值得开拓的土地。
以往不提,他都想不起来。
但是想起来又如何,此时的西伯利亚地区可不是适合人类居住之地,虽然在那里有女真等一些小部族组成的村落,但人口稀少,根本无法建立起统治。
此时的明军,也没办法前出那么远,对当地实施有效的占领。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