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次大阅,周边藩国都会有代表出席,据我所知,已经有多国使者到京等候观礼。
以我看,兹事体大,最好还是另寻一人,谭侍郎还是做好大阅之事,待礼成再行安排为好。”
张居正开口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蓟辽总督换人,虽然原来他也觉得谭纶是接任的合适人选,可他却忘记谭纶是江西人。
这人到了京城后,就和魏广德、工部尚书朱衡走得很近。
现在大家都是见面虚与委蛇,背后还是想法设法破坏对方的用人谋划,所以在这个时候,张居正还是以大阅礼事关国体的理由,希望阻止谭纶上任,他们另外推选出人选,这样他口袋里的人就有机会竞争一二。
现在的宣大总督陈其学就和徐阶关系莫逆,徐阶致仕后和京城的交通都是和张居正联系,他也是早就想调离宣大到蓟辽。
虽然蓟辽总督的官邸不在京城,可离京城近啊,京里有点风吹草动就能知悉。
只有和京城里联系再紧密一些,这样,他才有机会竞争更高的位置,比如兵部尚书,亦或者都察院左都御史。
至于事成之后,宣大总督的人选,他张居正自然也是有人的。
徐阁老留下来的底蕴很深,即便有些人已经和他若即若离,可依附之人也是占据绝大多数。
两人表达了意思后,值房里安静了片刻,其实这就是在等,看是否还有人想要提出人选。
不过显然,李春芳、陈以勤和殷士谵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此次人选其实就是看张居正属意谁接替赵炳然。
正常的程序,自然是由谭纶和这个人进行考察,看谁更合适担任蓟辽总督一职,内阁就可以把人选报到宫里去。
皇帝设立内阁,就是不用参加这种费时费力的活动,他只管定下人就好了。
这种争论和扯皮的事儿,全部都交给内阁的辅臣去办理。
“不知叔大推荐何人?”
看没人要说话,李春芳看了眼陈以勤,他就知道该自己接话了,于是开口问道。
“我推荐现任宣大总督陈其学,陈总督在宣大数年可谓兢兢业业,期间曾多次击退蒙古军队,缴获大量马牛器械,修筑长城达八十四里,建造墩台、营舍数以千计。
叔大觉得,陈总督在北地任职多年,对蒙古军队相当熟悉,当是蓟辽总督的不二人选。
要知道,蓟辽总督辖区敏感,需要有经验的官员出任为好。
谭侍郎能力毋庸置疑,可终究缺乏北地抗虏经验,两相比较之下,就略输半筹了。”
张居正侃侃而谈道,他点出蓟辽总督的一个关键职责,那就是防御京畿,这需要一个有丰富北地防守经验的官员充任。
而北地任职,貌似还真是谭纶的一块短板。
魏广德知道谭纶曾经在山西巡抚任上供职,当时其实就是朝廷有意培养他,作为九边总督人选。
可当时湖贵川和两广闹到太厉害,在山西他只待了大半年就紧急调任。
这么点时间,魏广德可不好意思拿出来敷衍说事儿。
魏广德斜睨了眼张居正,这才开口说道:“陈总督在宣大任上功劳自然不能抹除,可毕竟年岁在那里摆着,难道用上两年,这蓟辽总督又要换人?”
魏广德直接用年岁说事儿,陈其学资历绝对够,可年岁是个大问题。
京畿要安全,首先蓟辽就要稳,自然不适合频繁换将。
谭纶年纪才五十多,可比陈其学这个六十好几的人更加适合担任蓟辽总督一职。
由他接任,至少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呆十年,当然前提是他不调回京城兵部。
像谭纶这样已经被定为军事文官的人,前途也只能是兵部尚书,没有其他可争取了。
“而且去岁,谭侍郎已经巡视过蓟州、昌平等地防务,也有颇多见解,已经对蓟辽辖区相当了解。
他接任赵总督,当可水到渠成。
若是换陈总督接替,那宣大一地的防务又将空缺出来,到时候还要安排人熟悉辖区进行替换。
各位可想而知,我大明京畿两大门户重镇同时换将,此乃兵法大忌。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