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时,不知不觉中,魏广德已经用后世的眼光开始通盘考虑黄河流域的水患问题。
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还黄河海晏河清,不过是所谓专家的臆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河携带巨大的泥沙与其说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在魏广德看来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西北的沙漠和戈壁,每年西北随风而来的泥沙堆积在那里,有一部分被水流带走。和水土流失关系有但不大。
能治理沙漠和戈壁吗?
后世都办不到,更别说现在大明朝了。
古人用分流的办法,其实也不失为减少河道泥沙的一个妙招,只不过泥沙始终在那里。
万恭提出的束水攻沙法,貌似适合在下游使用,可黄河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中游河段,难道也搞蓄洪区?
搞出蓄洪区也不是不行,只怕用几年就得换地方,还是得不停的换。
因为每次蓄洪带来的泥沙会垫高那里的位置,最后无法蓄水。
魏广德拍拍额头,黄河虽然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夏商周时期,面对水患就是不断的迁徙,商朝貌似就几易都城,应该就是躲避水患的影响。
河,黄河。。。。。
秦汉以前,其实那时候人们称呼黄河一般都是“河”,若是前面加上什么河,那往往就不是指黄河,而是其他河道。
也就是在秦汉时期出现黄河的称谓,之后就一直流传下来。
但是,这并不是说秦朝以前黄河就不“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其实就已经浑浊,已经是条“黄河”,只不过古人当时并没有加上颜色。
所以,什么毁林开荒导致黄河水变黄,其实都是无稽之谈。
想了很多,魏广德干脆又拿纸专门写了一份文书,并不是票拟,而是打算发给万恭看的,毕竟他是河道总理,首要任务就是治黄。
把自己的想法写给万恭,让他自己斟酌着行事。
至于他那份奏疏,魏广德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票拟。
犹豫间,魏广德干脆就把奏疏放到一边,暂时不做票拟,准备晚些时候在和张居正、吕调阳商议下,看是否让万恭试行一下,看看效果再说。
时间一晃就到了下午,张居正派人来请魏广德过去。
魏广德拿起那份万恭的奏疏,迈步走出值房,只是在门口吩咐芦布收拾下值房,已经批示过的奏疏送到中书那边登记,一并送入宫中。
进入首辅值房后,吕调阳先一步过来。
显然,今天他手里没多少奏疏,或者都是比较简单的奏疏,容易批示。
和两人行礼后,魏广德坐在张居正下手左侧,和右侧的吕调阳相向而坐。
寒暄两句后,魏广德就把万恭的奏疏递了上来,说道:“此是河道总理万恭所上奏疏,涉及治黄之事,诸公看看再说吧。”
魏广德不好细说,所以直接把奏疏交给张居正。
张居正翻看一番后,看到并没有魏广德的票拟,还不解的看了他一眼。
一般来说,就算拿不定主意,阁臣也会写一份票拟,表达自己的态度,可是这份奏疏魏广德并没有表达,似乎说明他对万恭这份奏疏有些不满。
但是也不对,万恭这个河道总理可是魏广德的老乡,没听说他和万恭有矛盾。
张居正放下心思,仔细看完万恭的奏疏,并没有递给吕调阳,而是低头思索起来。
好一会儿,才察觉貌似自己失态了,是赶紧把奏疏递给吕调阳,让他也看看。
“善贷,你怎么看?”
张居正交出奏疏后,就看向魏广德问道。
“想法很有新意,不过总感觉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魏广德直言道,“他想束水方式冲刷河道中淤积的泥沙,只能说可以冲走一部分,依旧会留下一些,常年累月下来,河道早晚还是会淤堵。
这样的办法,我觉得对于治理黄河,怕是效果不会很大。
束水攻沙还有特别坏的一点,那就是要缩窄水道,若是暴雨之下水量猛增,很容易导致黄河决口,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实际上,现在治理黄河,根本还是在于保黄还是保运,就朝廷来看,自然是希望保住运河畅通,不受黄河侵扰,但实际上却是很难的。”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