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公主在老张的怀里激动地扑腾着小胖腿儿,指着三星堆文化出土的文物,老兴奋地说。
老张抱她过去看上面的介绍,原来这个方脸,宽颐,臣字型脸,双耳巨大,瞳孔纵出,额上有一条纵起的额饰的巨大青铜器,是蜀国人根据他们先王蚕丛的传说打造的硕大的面具。
“脑耶,你快康,介个东西上的小农农好q哇。”小公主指着一个商后期的一个龙虎纹青铜尊说。
小公主现在完全把博物馆当成了一个探索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呀呀,介个马马耳朵长长哒,像朒(驴)。”
当然了,不白玩,小公主的词汇世界也丰富了不少,见识了很多从前没有见识过的生僻字,如卣,罍,鬶等等。
不知不觉,他们走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老张,你看,这个襄安君的青铜扁壶,像不像军用水壶?”老张媳妇儿扒拉了一下老张说。
老张定睛一看,卧槽,还真挺像的。
“爸,你看,吴王夫差的青铜剑。”张悦笙激动地说。
语文课学过“勾践灭吴”,种花国的人对吴王夫差都不陌生,在博物馆看到“熟人”的遗物,都有点小激动。
他们还看到了虢太子元徙的戈和廿年郑令的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在一旁的宋仁宗不由地有感而发,吟诵了一段《诗经?秦风?无衣》。
老张狠狠地白了宋仁宗一眼,让宋仁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老张:就显你有文化。你抢了我的词儿,那是我的词儿。
他们还看到了夫差的青铜鉴,鲍子的青铜镈,曾侯乙的缶……诸如此类的。
最让人稀奇的是,他们竟然看到了一台战国时期的大冰箱——战国·曾时期的青铜冰鉴,也是曾侯乙墓里出土的。
很多穿越小说里,现代人穿到古代社会,就觉得自己牛逼拉斯不得了,可以“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
真当古人的智慧是可以小觑的吗?
“脑耶,顺猴儿。”小公主指着一组春秋晋国的一组立人陶范说。
老张仔细瞧了瞧,不得不说小公主的观察力,这比喻,还真……挺贴切的,这组小铜人还真有几分尖嘴猴腮。
“蛙趣,这古代的布匹,也还挺好看的。”高滔滔指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布料说。
这才是女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这个展窗的布料是根据出土的布匹残片复原出来的。暗红色的布料上面的花纹精美繁复,就是拿到现代,那也得是高奢品牌级别的。
最让老张震撼的,是燕国的黼黻纹筒瓦。没想到这个时期就能烧出这么高端的瓦筒,真是太颠覆认知了。
老张这一行十个人,因为年龄、身份、阅历不同的原因,大家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
小公主,就喜欢稀奇古怪,萌趣可爱的东西。
老张、老张媳妇儿、张悦笙对教科书里提到的东西更感兴趣。
(黼黻也是教科书里提到的,课本摘过《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就提到了“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对联。老张看到瓦筒,第一次将黼黻具象。)
宋仁宗对标签更感兴趣,一心一意做笔记,打算回去在大大的国土里面挖呀挖呀挖。但很快,他就要被打脸了,期待一下下一章吧。
福康公主是小孩子心性,爱往人群中扎堆儿,别人看啥她看啥。
高滔滔对布料首饰装饰品兴趣更浓。
赵宗实对武器更感兴趣。
两个考古系小姐姐就是来者不拒了。
但是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让他们共同都感兴趣的东西面前。
到底是什么呢?
读者大大们不妨猜一猜!
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