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秋时节,应天府的晨雾尚未散去,朱雄英就已经在春和宫批阅奏章。最近几日,四方捷报频传,让这个年轻的太孙愈发忙碌。
"殿下,西域急报!"黄珀快步走入,手中捧着一封火漆还带着余温的信件。
朱雄英展开信件,目光迅速扫过。这是朱棣发来的战报,西域最后一支反叛势力已经被剿灭,整个西域都纳入了大明的版图。更重要的是,朱棣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珍贵的农作物和先进的灌溉技术。
"四叔不愧是四叔。"朱雄英轻声赞叹,"打仗的同时还不忘农事。"
正说着,蓝玉匆匆赶来:"殿下,南洋也有消息了!"
沐英的军报更加振奋人心。吕宋的统治已经稳固,海上商路畅通,甚至连一向桀骜不驯的天竺商人也开始主动前来贸易。不过沐英也提到,天竺方面一直在暗中支持吕宋的反抗势力,这个隐患必须尽快解决。
"沐英叔想要讨伐天竺。"朱雄英向蓝玉解释道,"不过现在不急,先看看天竺的反应。"
就在这时,东瀛方面的消息也到了。朱允熥的治理可谓有条不紊,石见银矿的产量不断提高,当地农业也发展得很好。他还特意派人带回了一批改良的水稻种子,说是特别适合北方种植。
连续几个好消息,让朱雄英心情大好。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传我命令,"他对黄珀说,"召集礼部、户部、工部的官员,议一议科举改革的事。"
很快,各部官员齐聚春和宫。朱雄英开门见山:"现在四方已定,正是发展内政的好时机。诸位觉得,科举该如何改革?"
礼部尚书第一个发言:"回殿下,现在的科举太重文辞,轻实务。学子们都会做八股文,却不懂农桑水利。这样选出来的人才,难堪重任。"
"正是。"户部尚书接话,"现在各地都在发展农业、开展商贸,最缺的就是懂实务的人才。要是科举不改,迟早要误事。"
朱雄英点头:"诸位说得对。我想在科举中增加农学内容,考察学子们对农事、水利、商贸的了解。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议论纷纷,大多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担忧:"这样改变会不会太大?学子们一时难以适应。"
"可以循序渐进。"朱雄英说,"先在省试中试行,效果好了再推广到殿试。而且要提前公布考试内容,给学子们准备的时间。"
正说着,朱元璋的传召到了:"速去奉天殿!"
老爷子正在看各地送来的农业报告,见朱雄英进来,直接问道:"听说你要改革科举?"
"是。"朱雄英答道,"现在四方安定,百姓富足,正是改革的好时机。孙儿想在科举中加入实学内容,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
朱元璋沉思片刻:"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朕还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既然要考实学,不如让考官也改改。"朱元璋说,"从农学堂选些懂实务的人,参与考试评判。免得到时候考官自己都不懂农事,怎么考别人?"
朱雄英眼前一亮:"皇爷英明!这样确实更公平。不过选考官也要严格把关,免得出了偏差。"
正商议间,沐英又发来急报。原来天竺那边闹了大旱,粮食歉收,局势动荡。沐英建议趁此机会,用粮食做文章,化干戈为玉帴。
"沐英叔总是这么聪明。"朱雄英赞道,"正好我们粮食丰收,可以卖些给天竺。这样既解决了我们的粮食库存,又能和平解决问题。"
朱元璋点头:"对,和气生财。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内政,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各地官员报告说,随着百姓生活改善,有些地方开始出现奢靡之风。有的农户建豪宅,有的大摆宴席,还有的沉迷赌博,忘了生产。
"这个要管。"朱元璋说,"富裕是好事,但不能忘了本。"
"是。"朱雄英说,"孙儿觉得可以这样:第一,大力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第二,鼓励农民把多余的钱用在改善生产上,比如买新农具、改良水利。第三,多办些有益的文化活动,让农民既能享受生活,又不会腐化堕落。"
正说着,西域又传来消息。朱棣报告说,他们已经把新发现的农作物都种上了,长势很好。特别是那种新的棉花,纤维又长又细,织出来的布料特别好。
"好啊!"朱雄英说,"等收成了就调一些种子回来,在江南试种。正好那边的纺织业也需要好原料。"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