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诗宋词漫话》
第二百三十章:伏波将军
数百年来,白鸡村传承“游神”民俗。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以“游神”闹元宵,所奉主神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威名远播,白鸡村尊崇已久。伏波庙,承载岁月变迁,重大节日时祭祀不断,“游神”既是民间信仰,也是珍贵非遗。
想深入了解,微信位置搜“莫大哥”。
《伏波将军》
莫春炳
写于癸卯年正月旬日
抗疫三年未出游,
将军虽老怎服休。
横刀立马驱敌冦,
老当益壮显风流。
裹革还尸英豪气,
奸佞当道志难酬。
铜柱分茅开天地,
中越友谊定千秋。
……
赏析
这首《伏波将军》是一首致敬伏波将军的七言律诗,作者通过对伏波将军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与壮志情怀,同时蕴含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下面结合唐诗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对其进行赏析:
唐诗宋词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组合传递情感与思想。这首诗同样构建出雄浑壮阔又饱含感慨的意境。开篇“抗疫三年未出游”一句,将现实生活中的抗疫经历与诗人渴望出游的心情表达出来,为后文引出伏波将军做铺垫,使诗歌从现实过渡到历史情境。随后几句围绕伏波将军展开,“横刀立马驱敌冦,老当益壮显风流”描绘出将军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勇形象,让人联想到唐诗中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所塑造的戍边战士无畏战斗的壮烈画面,都营造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战斗氛围。
唐诗宋词情感丰富多样,或思乡、或爱国、或叹人生。此诗情感真挚且复杂。一方面歌颂伏波将军的豪情壮志,“裹革还尸英豪气”体现出将军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与宋词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所表达的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拳拳之心相呼应,传达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敬仰。另一方面,“奸佞当道志难酬”流露出对将军壮志难伸的惋惜与悲愤,类似唐诗中杜甫诸多诗作对时事艰难、贤才不得重用的感慨,借古讽今,抒发对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批判。
唐诗宋词常用典故来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本诗“铜柱分茅开天地,中越友谊定千秋”运用了与伏波将军相关的典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交趾立铜柱,作为汉朝边界标志,“铜柱分茅”既点明了将军的历史功绩,开拓疆土,又象征着中越两国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友谊,如同宋词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量运用三国赤壁之战的典故,借古人之事,抒当下之情,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唐诗宋词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横刀立马”“老当益壮”等词汇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将军形象;“驱”“显”“裹”等动词的运用,使诗句充满动态感,富有感染力。在韵律方面,全诗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符合唐诗宋词在音韵节奏上的追求。
总体而言,《伏波将军》这首诗借鉴了唐诗宋词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用典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优秀传统,以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对伏波将军的崇敬与追思,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感悟,不失为一首佳作。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唐诗宋词漫话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