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宪得知芈启在楚国登基为王时,脸上只浮现出一丝不屑的笑容。他在御书房里踱步,眼神中透着轻蔑。对他来说,芈启不过是一个逃亡的叛臣,如今能在楚国登基,不过是走投无路的临时权宜之计。李宪丝毫没有把芈启放在眼里,反而觉得这一切似乎在他掌控之中。
不久后,国师瑶光来到书房,向李宪详细汇报了芈启登基的消息。瑶光神情冷静,却隐隐透露着几分担忧:“陛下,芈启并不甘心于楚国的现状。他已经开始在楚国内推广蒸汽机,并且正在筹划建设铁路。看来,他是想仿效我们秦国的技术,借此增强楚国的国力。”
李宪听完后,反而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焦虑,反而笑了笑,语气轻松而自信:“他确实学得很快,不过这样更好。”他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远望整个天下的格局。片刻后,李宪转过头来,笑容中透出几分神秘,“瑶光,你说,楚国若是大规模铺设铁路,什么时候能完工?”
瑶光略作思索:“以楚国的国力和技术水准,恐怕需要五到七年左右。如果他们全力投入,或许能缩短一些时间,但这对他们的财政和民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李宪轻笑,眼神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很好,这也意味着,只要楚国的铁路一旦完工,便是我大秦大军长驱直入的时候。”
瑶光听到这话,神色微动,立刻明白了李宪的意图。楚国铁路的建成,固然会增强他们的运输能力,但同时也会为秦国大军提供了进攻的便利。铁路不仅能加速楚国的物资运输,也意味着秦国一旦控制了这些交通线,便能迅速调动军队,攻陷楚国的各大要地。芈启的举措,实际上是在为秦国铺设通向楚国核心的进攻之路。
“陛下英明。”瑶光轻声称赞,心中对李宪的深谋远虑更加钦佩不已。
李宪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铁路这种东西,对于发展经济和战备都是利器。我们秦国能通过它扩展疆土,楚国当然也能。但芈启不过是在为我做嫁衣,等他劳民伤财地把铁路铺好了,那时楚国已经筋疲力尽,届时我们只需兵锋一指,便能轻而易举地拿下楚国。”
瑶光点头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铁路虽好,但修建铁路的过程必然会拖垮楚国的经济。而芈启恐怕并未预料到,自己最终会为秦国大军的入侵提供便利。”
李宪心情大好,嘴角带着一抹冷笑:“芈启虽然聪明,但他太自负,终究算漏了一步棋。他以为凭借蒸汽机和铁路就能与我秦国抗衡,却不知,我已在他动手之时,便已决定了他的结局。就让他忙碌去吧,等他铺好通往灭亡的路,我们大秦自会收下这份大礼。”
瑶光眼中闪烁着敬佩与赞叹:“陛下远见卓识,已胜过天下枭雄。”
李宪挥手,笑得洒脱:“他终究不过是跳梁小丑,待到楚国的铁路成网之日,便是我大秦大军攻克楚国之时。届时,朕会亲率十万铁骑,踏破楚都!”
御书房中,李宪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预示着大秦大军必定所向披靡的未来。
瑶光听了李宪的话,点头称赞,心中认同他对芈启的判断。然而,片刻的沉默后,瑶光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他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另一个不利的消息告知李宪。
“陛下,臣还有一事相禀。”瑶光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忧虑,“北方行省入秋之际,黄河又泛滥了。水患来势汹汹,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北方行省总府鄯善已多次上书,请求朝廷赈灾。”
李宪听到黄河泛滥的消息,眉头微微一皱。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原大地的顽疾,几乎每隔数年便会爆发,给沿河的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曾尝试治理黄河,但收效甚微。李宪心中暗自权衡,知道这次的水患,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削弱国力,还可能引发民乱。
瑶光继续说道:“陛下,自古以来,黄河泛滥不计其数。朝廷每次赈灾,虽然能暂时缓解百姓的困境,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每次赈灾的过程中,劳民伤财不说,贪污腐败的现象层出不穷,百姓真正能得到救济的不过少数。”
李宪静静听着,双手负于身后,眼神中透露出沉思。
“黄河的治理,朝廷已经尝试了太多方法,”瑶光叹息道,“但始终无法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案。每当水患来临,官员们忙于应对,赈灾成为唯一的选择,却治标不治本。百姓因此受苦,地方怨声载道。臣认为,赈灾虽是当务之急,但朝廷应着眼于长远,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彻底解决这困扰天下数百年的难题。”
李宪缓步走到书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良久。他知道瑶光所言非虚,黄河的泛滥不仅影响到百姓的生计,还会削弱朝廷的威信。若是每次只能依赖赈灾解决眼前问题,长此以往,国库空虚,百姓心生怨怼,甚至可能爆发更大的危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河的问题,的确是一大心腹之患。”李宪深思道,“赈灾固然重要,但若不从根本上治理,便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大秦的国力日渐强盛,但面对天灾,仍显得束手无策。”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继续说道:“瑶光,你是想让我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理黄河之法?”
瑶光点头道:“正是如此。陛下智慧无双,若能亲自下旨推进黄河治理,必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臣以为,应尽快组建水利专司,集中全国的技术精英,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和研究。我们必须打破常规的治水方式,创新出一条适合当下的治理路径。”
李宪听后,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看着瑶光,语气中充满了坚定:“瑶光,黄河乃是中原的生命之河,治理它关乎大秦的千秋基业。自古以来,治水之难,并非无人尝试,只是他们缺乏长远的眼光。现在我们有了蒸汽机,有了更多先进的技术,这正是我们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我要的不仅是赈灾救命,我要彻底平息黄河,让它不再成为大秦的祸患。”
李宪决心已下,随即命道:“你即刻去召集工部尚书、技术部、以及全国所有在水利上有造诣的学者、工匠,组成治水专司。我还要你亲自督办,任何细节都不可疏漏。我们要修堤坝、挖河道、建水闸,所有新技术都要尽快投入实践。”
瑶光立刻领命,但他仍有疑虑:“陛下,黄河水势凶猛,每年变幻无常,治理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即便有了新的技术,也难保不会再次泛滥。臣担心,工部和技术部未必能承受如此重大的责任。”
李宪淡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你以为我会仅仅依赖他们?这次治水,我会亲自参与。大秦的臣民需要看到我们真正为他们谋福祉,而不是每次都等着赈灾的施舍。我要让大秦的江山稳固,黄河将从此不再是我大秦的心腹之患。”
瑶光闻言,心中顿时感到震动,连忙躬身道:“陛下心怀天下,臣等必定竭尽全力,助陛下成就这千秋大业!”
李宪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未来的繁荣与安定:“我们将用行动告诉天下,水患不会再困扰我大秦。这一次,我要彻底解决黄河的问题,不再让后人再为此烦忧。”
处理完瑶光汇报的黄河治理问题后,李宪感到一阵疲惫,便倚靠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治理国家,尤其是面对这样棘手的水患问题,着实让他有些头疼。就在他想稍微闭目休息片刻时,皇后燕青柔端着一碗参汤,轻轻走了进来。
"陛下,喝点参汤补补吧,臣妾为您揉揉头。”燕青柔柔声说道,将参汤递到李宪面前,随后站在他身后,轻柔地为他按摩起头部。
李宪感到阵阵温暖,但心中依然挂念着燕青柔的身体。她刚刚流产,身体虚弱,他心疼她的劳累,不禁低声说道:“皇后,你的身体还未恢复,应该多加休养。没必要过来照顾我,有事我会过去看你。”
燕青柔听后,眼中透出一丝温柔,但也带着几分坚定:“陛下,臣妾的身子已经好转了,何况臣妾身为皇后,照顾陛下是应尽的职责。而且今天来,臣妾还有些事情想要同陛下商议。”
李宪轻轻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