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话怎么说?”
朱元璋看着朱辰,聚精会神。
朱辰道:“我们一个个说,先说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大案,在洪武三十年二月,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发榜后,一共五十一名考生被录取,然而被录取的竟全部为南方学子,无一北方学子入选。”
“这样罕见的南北方差异,在历朝历代的科举中第一次出现,如果你是北方学子,你会甘愿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当然不会。”
别说是没有一个北方学子入选了,就是去年的那届恩科,南北方学子录取人数上有较大差异,就已经被有心之人利用,从而闹出了不小的事端。
朱辰又问:“那你觉得,这当中是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吗?”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有认真思考过。
难道真的有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在朝野上下都关注着的科举上动手脚?
就算有,也不可能蠢到不让一个北方学子上榜,因为那样必然会引发北方学子的不满,从而导致朝廷的严查。
“咱以为,南方历来富庶,受战争的影响较小,而且多爱吟诗作赋,读书人扎堆,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北方常年战乱,五代以来,先失幽云,靖康之变,再失两河,崖山之后,中土尽陷,虽然大明恢复了山河,但想要一下子将北方往文教的底蕴拉到和南方一个水平,那是不可能的。”
“南北方学子水平的差异定然是存在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人从中作梗。”
“因为前面多次科举考试均是南方录取人数远远大于北方,这就意味着在朝为官的以南方人为主,他们排斥北方学子,也不足为奇。”
对于朱元璋的分析,朱辰点头表示认可。
如果是以前,朱辰也许会诧异,但是现在坐在他对面的可是朱元璋,南北榜事件虽然他还没有亲历,但他审视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流于表面。
因为后来的他,可以说几近完美的解决了这一场震惊朝野的科举大案,甚至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辰道:“南北榜案发生后,朱元璋成立调查小组严查,但复阅后的北方学子试卷确实文理不佳,有些甚至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称考官故意以陋卷进呈,这一次朱元璋不查了,勃然大怒,雷厉风行的处理了相关官员。”
“为什么?”
“因为,科举的本质是选官,是给民间读书人开启一条向上的通道,以此来稳定民心。若是科举达不到稳定的目的,成为了祸乱之源,那有科举不如没科举。”
“笼络北方的士子和人心,稳住北方的局势,这是朱元璋最在意的,存不存在徇私舞弊已经不重要了。”
朱元点头。
朱辰继续道:“所以,朱元璋开创性的采用了南北分榜进行考试,弥补南北方学子的差异,使得北方学子心服口服,南方学子亦无话可说。”
“在这个制度下,北方学子当官的名额增多,制衡了南方官员,同时也笼络了北方士子的心,使得北方治学的氛围加强,提高了落后地区学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加强大明的文化统治,保证国家的统一。”
“可以说,朱元璋这手南北分榜,是找准了主要矛盾,对症下药的典范,在当时看来是完美的。”
朱辰不吝赞美之词,朱元璋自然是听得嘴角上扬。
不过他很快就听不出不对了。
什么叫在当时看来是完美的?那意思不就说后来就不完美了?
“不错,这就是我说的瑕疵。”
朱辰道:“南北分榜自然是可以弥合南北方的差异,但是你想过没有,分榜录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给学子们定性了南北之分,待他们进入朝堂之后,同榜出来的学子是不是更加亲近?甚至会团结起来对抗另外一个榜出来的学子?这会形成什么?”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