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荀贞问的不是很直接,但他的意思,鲜於银、阎志、尾敦却是都能听得出来,问的便是,既然公孙瓒的覆败已是不远之事,那么鲜於银等人可以看到这一点,袁绍肯定也能看到这一点,则袁绍对此,恐怕是不会无有打算,他会不会已在做再接再厉、以彻底歼灭公孙瓒的准备?
尽管荀贞对袁绍那边的动静相当关切,但说到底,荀贞与袁绍目前是互相提防,袁绍对荀贞这边的戒备也会相当的强,因是荀贞想要确切地了解到袁绍那边的动静,不是很容易,而反观幽州与冀州,一来,幽州和冀州接壤;二者,袁绍又有部队驻扎在与幽州接壤的地带,他们两边现下还可算是“盟友”,则鲜於银等人对袁绍所部动静的了解,因也就可能会比荀贞更加清楚,又且鲜於银等是刚刚穿过了整个冀州来到的许县,那么於途中,他们也可能会了解到一些袁绍所部近期的情况。
所以,荀贞乃会对鲜於银等有此一问。
鲜於银了然荀贞之意,回答说道:“回明公的话,先前我幽州与袁本初的联军大胜公孙瓒后,袁本初曾有把他的主力从前线调回,——麹义之所后为公孙瓒击败,其中的一个缘由,亦正就是因为主力被袁本初调走后,他兵马不足,但在麹义被袁本初无辜杀掉以后,这两个月间,袁本初陆陆续续的,又调还了几支兵马回驻冀北。在下等从幽州出发,往来朝中时,袁本初所部在冀北、幽州南的部队共计已充实至约万数步骑,分别是颜良、牵招等各将所率之汉、胡诸营。在下等於来许县途中,路经邺县之际,尝有谒见袁本初,在邺县停留了几天;停留期间,在下等闻之,因郭图之议,袁本初似有意等到明年春后,再遣部队北上到易县南”
荀贞问道:“再遣部队北上到易县南?”
“正是。”
荀贞关心地说道:“可有闻知他打算遣何将、何部?”
“在下等闻知,这再遣之部队,袁本初采纳了郭图的建议,其主将拟以淳於琼任之,其余别将,应是高览、蒋奇、吕旷、吕翔等诸人,兵马合计大约两万左右。”
荀贞说道:“已有万人在冀北,再增兵两万往赴,袁本初是要?”
“回明公的话,如是在下等所闻无误,袁本初这显是准备对公孙瓒发起总攻,进行决战。”
刘备再是当着荀贞、鲜於银等的面说公孙瓒“昏暴”,也尽管他的确是早就看出公孙瓒非可以成事者,可是究竟与公孙瓒早年有同在卢植门下求学同窗的这段经历,那个时候公孙瓒待他又很好,他以兄事之,听了鲜於银此话,出於对公孙瓒难舍的昔日感情,还是下意识握紧住了手,情不自禁,插嘴说道:“袁本初将要对公孙伯圭发起总攻?”
鲜於银转目看刘备,说道:“在下等在邺县之所闻,即是如此,但具体到明年春后,袁本初会不会果然遣淳於琼督诸军北上,与公孙瓒决战,那就不是我等现在所能知矣。”
荀贞笑道:“怎么,玄德?你是在为公孙伯圭担心么?”
刘备喟叹说道:“公孙伯圭恃兵骄横,其在幽州固是犯下了很多过错,做下了不少恶事,尤其他擅杀刘幽州,更是罪极!可是明公,他与备昔年同在卢公门下求学之时,对备实是百般照顾,备直到现在,还是深感其情。如鲜於君适才的分析,伯圭於今已是日暮途穷,其众人心离散,袁本初明年春后若果大举攻之,伯圭之败亡,已是眼可见之!旧日友爱之情,仿佛还在眼前,备非草木,又孰能无感!”
话语声里,满是“公则其人罪大,私则旧情感怀”的真情吐露,令人感动。
重情重义的人,人人喜欢,鲜於银等因其此话,而皆佩叹。
荀贞说道:“卿乃重义之士,因有所感,我自是可以理解。然观公孙伯圭之过往行事,其所以有今日者,亦是因他自误所致!玄德,你可知他的自误都在何处?”
以荀贞现今的身份,他是很少对某个人做出评价的,而一旦他做出评价,那么这个评价就会非常的具有影响力。闻他此话,刘备、鲜於银等人俱是打起精神。
刘备肃容问道:“敢问明公,公孙伯圭都错在何处?”
“公孙伯圭其势最强之时,莫说刘幽州,就是袁本初也得退让三分。初平二年,青州黄巾三十万众入渤海界,欲西南下,与黑山合,公孙伯圭以步骑两万,逆击於东光南,先后两次大胜,斩首数万级,收生口七万余,获辎重数万辆,甲械财物不可胜算。我那会儿尚在徐州,此讯传到之际,我亦是为之惊叹。挟此大胜,公孙伯圭如能谨慎行事,好生经营,就不说雄踞幽、冀,至少不失一方之诸侯也。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初平二年至今,才短短三四年,他现在却就落到了被困易县,行将覆亡的境地。究其原委,其自误在二。”
刘备等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见荀贞话到此处,略顿了下,荀彧适时问道:“敢问阿兄,此二自误为何?”
荀贞端起茶碗,喝了口汤水,接着说道:“刘虞乃汉家宗室,曾任宗正,既为宗室之肺腑,又德名重於海内,因得朝廷委授重任,出为幽州牧,掌幽州军、政之二权,公孙伯圭受其节制。当此之际,公孙伯圭若欲成事业,於情於理,首先都应该与刘虞和睦。他两人若能齐心同德,以刘虞宗室之身和刘虞之德望,配以公孙伯圭之武勇,何愁事业不立?先抚北胡,继安州内,复值袁本初篡夺冀州,而卷幽州甲士、劲骑南下,袁本初凭何与争?幽、冀可定矣!然公孙伯圭却与刘虞不能相合,这不就不仅使幽州百姓因受其害,且白白给了袁本初机会?”
刘备抚摸光滑的下巴,思考说道:“明公所言固是,但公孙伯圭之所以与刘幽州不能相合,备闻知,主要是因为他两人对北胡的态度不同所导致。刘幽州欲安抚北胡,公孙瓒则必欲以兵临之,他两人在这一点上意见不同,这般针锋相对,又如何能够相合?”
荀贞说道:“这正是公孙伯圭的自误之二。”
刘备说道:“明公此话何意,备敢闻其详。”
荀贞说道:“公孙伯圭早年虽是以守边剿胡之军功而得以起家,但彼一时,此一时也,黄巾乱后,海内板荡,边地胡人对幽州的侵扰,较之天下已经出现的大变局,已然是疥癣之疾,不足一提。明智之士应当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和调整相应对的策略,此即‘识时务者为俊杰’之意也。却公孙伯圭在天下局面已变的情况下,还是视胡人如仇雠,不肯略加改态,反因此而与刘虞失和,岂不因小失大?是不识大体也哉!设如他能随时而变,改变对北胡的既往态度,则君等请试想之,会出现什么结果?不但他不会与刘虞失和,并且还能就此得到鲜卑、乌桓诸部骑为用,岂不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用后世矛盾论的论点来说的话,荀贞这通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早年公孙瓒戍边的时候,胡人对幽州的侵扰算是幽州的一个主要矛盾,但是在黄巾起事以后,海内动荡,群雄俱起,这个时候,边地胡人对幽州百姓的侵扰,就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变成了次要矛盾。
真正的明智之士应该改变自己的策略,不再对胡人穷追猛打,反而当是如刘虞一样,对胡人采取安抚的策略,以尽快地稳住幽州的局面,同时还可能借此得到胡骑的相助,然后再南下冀州也好,或者观天下之变,等待有利时机,再做打算也好,才是最为上策。
然而却因为对胡人的痛恨,公孙瓒坚决不肯作出改变,因此与刘虞产生激烈的矛盾,最后导致两人火拼,也导致他沦落到了如今之境界。
——当然,公孙瓒和刘虞的矛盾,不能只用对胡人态度的不同来做总结,另外还是有其它方面缘故的,比如刘虞可能是想通过胡人来制衡公孙瓒,但不管怎么说,公孙瓒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和刘虞的矛盾,抑或往高一层说,没有能很好地处理好与刘虞的关系,亦确如荀贞之所评,是因小失大,或言之,就是不识大体。
对於荀贞指出的公孙瓒的这两个“自误”,鲜於银等都很是赞同。
鲜於银钦佩地说道:“明公远在千里外,而观幽州之事,如观掌纹。公孙瓒确是有勇无谋,他若能有明公的三分见识,昔肯与刘幽州同心协力,则幽州又焉会有日后之乱,而冀州”
说到这里,鲜於银收住了口,没有再往下说。
他虽没再说,荀贞、荀彧、刘备、简雍又怎会听不出他想要说的东西是什么?无非就是“而冀州也不会现为袁本初所据”。
先有附和荀贞、荀彧,说麹义是“无辜被杀”,现又有这半句没有说出来的话,尽管从见到鲜於银三人开始,直到现在,荀贞压根没有问他们,对於袁绍这个他们幽州“讨伐公孙瓒的盟友”,他们是何真实的看法,然而对鲜於银等对於袁绍的态度,至此却已然是清楚知晓。
乃就着对公孙瓒的评价,复与鲜於银等说了几句后,荀贞道出了可谓是“今日与鲜於银三人这场会见叙谈”里边最为要紧的一句话出来。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