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取舍变通法则以利害为准则以结果为导向(第5页)

楚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寝丘封给了他。

寝丘这个地方,位置偏僻,他的名字是“死者停处”的意思,对迷信兆头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王公权贵都不屑一顾。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邑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意思是说,金银珠宝堆满了屋子,没有人能永远守得住;富贵而骄纵,只会给自己招灾惹祸。这也是告诫追求名利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

追求名利是一种生存需要,也要懂得厚德载物的道理。大凡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苦心孤诣得到名利,却没有深厚的德行来承载,就像基础不牢的大厦,哪有不倒塌的道理?

什么叫适可而止呢?孔子说:“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把不义之财看作浮云一样,分毫不取。弄清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只取自己当得之名、当得之利,就算懂得适可而止了。

为长远利益吃点小亏也无妨

利字当头,谁不动心?得到了就喜欢,失去了就心痛,这是人之常情。但利有大利小利的差别,也有远利近利的差别。舍弃小利换取大利,牺牲近利追求远理,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一旦利益当前,却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判断利益的眼光有所不同。他们随时能够弃小利而争大利,舍近利而取远利。

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经常跟突厥交战,败多胜少,因此将突撅视为不共戴天之仇敌。

后来,李渊想起兵反隋,却遇到一大难题:出兵太少,不足以跟隋军抗衡;出兵太多,又担心突厥兵趁虚而入。一旦根据地被摧毁,后果不堪设想。左右为难之际,李渊决定不计前嫌,跟突厥媾和。他知道突厥人目光短浅,贪财好色,虚荣心很强,不过还比较讲信用。于是,他派使者送去一封信,向突厥称臣,表示愿与突厥和亲。信中还说:“大汗若肯出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享金帛,亦惟大汗是命。”

突厥可汗见李渊这个多年冤家愿意服软,很是得意;又有女人、财宝可得,更加高兴。不但同意讲和,还资助李渊不少马匹、士兵。李渊再无后顾之忧,只留少数人马驻守太原,率大军起义,一举灭隋。平定天下,建立了大唐帝国。

李渊舍弃金钱美女,甚至不惜牺牲个人颜面,却换来了后方的平安,不愧为舍小求、弃近图远的典型范例。

什么是大利?什么是小利?什么是远利?什么是近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大人物的衡量标准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哪种选择对人生目标最有利,他们就选择哪种求利方式。

从厨房里闯出来的美国“面包大王”凯瑟琳·克拉克,标榜她自己的面包是“最新鲜的食品”。为了取信于消费者,她在包装上特别注明烘制日期,保证绝不卖存放超过3天的面包。起初,这项规定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因为一种新产品上市,销路不可能马上好起来。存货一多,要严格执行“不超过3天”的规定就相当困难了。尤其是各经销店大都怕麻烦,虽然过期面包由凯瑟琳回收,但他们不愿为此去天天检查、换来调去,而宁愿把过期的面包留在店里卖。许多人还抱怨凯瑟琳未免太认真,一个面包放3天也坏不了,为什么非要3天换一次不可?

但是,凯瑟琳认为,吃的东西,新鲜度是最重要的。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必须坚持“最新鲜”的承诺。针对经销商方面的问题,凯瑟琳实行了一套新办法:由公司派人把烤好的面包用车直接送给经销商,按地区排了一个循环表,每3天送一次,同时把经销店剩下的面包收回。如果有的店不到3天就把货卖完了,可以随时用电话通知。马上就送货上门。这样的办法,增加了成本,麻烦了自己,方便了经销商,却使“超过3天不卖”的承诺得以兑现,保证了上市面包永远“最新鲜”。

经过长期努力,凯瑟琳公司知名度与目俱增,她的产品被亲切地称为“凯瑟琳面包”,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凯瑟琳也因此奠定“面包大王”的地位。

在生活中,小人物的行为准则是“到手就是财”、“见钱不抓,不是行家”、“他日三斗,不如眼前一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安于享乐,对于人生辉煌缺少足够的兴趣,而且他们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眼前利益之外更大更长远的利益。大人物的行为准则是“行大事者不近小利,有大谋者不矜小功”,因为他们目光远大,志向高远,能看见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追求的也是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所以说,能否为长远利益舍弃眼前小利,不是一个智商的问题,而是一个胸襟眼光的问题。

真实意图勿轻易泄露

如果你下决心要做一件事,是不是要让别人知道呢?如果你不是未成年人,你也不是极贫极弱,千万不要。亲友要是知道了,会把他们的经验、想法甚至是想象的东西统统给你,让你无法分辨、无所适从。你的对手或者敌人要是知道了,更会千方百计地给你出难题设障碍,即使最终你的目的达到了,也是疲累欲死,满是伤痕。

所以说,人活着,学会隐藏自己的意图非常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使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自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迷惑你的对手和敌人,减少他扰,等到他们惊觉时,你早已是一骑绝尘,他们也只有望而兴叹的份了。

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阴沉着脸,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捆绑拿下。

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已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了。”

兵法中所谓“兵不厌诈”的原则,其核心点还是尽量掩盖自己的意图,以便在关键时刻施展自如。此法无论是在战场、官场还是商海中,屡见不鲜,而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收到奇效。

唐高宗时,吐蕃国势力日渐强大,引得西突厥归附。唐朝干预吐蓄国的吞并活动,结果导致双方的和亲关系破裂。唐朝声明对付吐蕃,并封西突厥酋长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将军,让他与吐蕃脱离关系。

阿史那都支表面上臣服唐朝,但暗地里却仍与吐蕃联手,一起侵扰唐朝西境。

唐朝欲发兵征讨西突厥,吏部待郎裴行俭启奏唐高宗说道:“现在吐蕃强盛,西突厥已表示与我朝修好,我们不便公开两面用兵。现在波斯王去世,其子泥涅斯作为人质还在我京师,不如遣使把泥涅斯送回国去继位。途经西突厥时趁机行事,或许可以不战而降西突厥。唐高宗听后觉得有理,遂命裴行俭为使者,护送波斯王子回波斯继位,实际上则是要借机降服西突顾。阿史那都支也知道裴行俭一行的目的绝非这么简单,也派遣了不少刺探,以便不断向他报告裴行俭的一举一动。

公元679年盛夏,裴行俭到达西州,西州众官吏都出城迎接。裴行俭召集西州的豪杰子弟千余人跟随,四处扬言说天气实在太热,不想急急远行,等到天凉之后再启程西行。

阿史那都支本来担心裴行俭会趁势猛攻,如今听说裴行俭要留在西州,天凉时才会来西突厥,自然万分高兴,一下子放松下来,到处寻欢作乐,消磨难熬的酷暑,丝毫不加防范。

裴行俭又召集西州四镇的酋长,对他们说道:“以前我在西州时最喜欢打猎,现在正好闲着没事,我想重游旧日猎场,同时游遍各地,不知谁愿与我同行?”当地人本以游猎为生,一听此言,所有酋长子弟及下属,都欣然应声同行。裴行俭又说:“你们既愿与我同行,就应该听我约束。”众人自然又齐声应允。

于是裴行俭精选其中的万余人马,编成队位以打猎为掩饰,暗中加以操练。待时机成熟,他便急令队伍抄小路向西快速行进,过不了几日便来到了阿史那都支的部落附近。在阿史那都支大帐10余里的时候,裴行俭派遣使者去向阿史那都支问候。

阿史那都史不知是计,只率子弟亲信500余人前去拜访裴行俭。裴行俭表面上表示欢迎,暗地里却早已设下埋伏,一等阿史那都支等人进入营帐,号令立下,伏兵从四处涌出,500余人被悉数拘禁起来。

裴行俭兵不血刃,擒获了西突厥的酋长,大功告成,凯旋而归。

老百姓常说:“不出声的猫逮大耗子。”确实,聪明的人做事总能在不经意间轻易取得成功。世事虽然难料,但真正的竞争之道应该是:以正和、以奇胜。

热门小说推荐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