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尽管那些企图行刺的明教家伙已经丧命,甚至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的身份归属。
但在老朱眼里,证据根本不重要,这种阴谋诡计他见得太多了。
搞乱秩序,让朝廷信誉扫地,然后乘隙串联,寻找时机发难。
红巾军起义时,大量怀才不遇的读书人投身其中,大多因元朝政府的无所作为而失望。
朱元璋绝不会让大明重蹈元朝的覆辙。
“你为何非要执着于三十五岁这条线,那些年长的读书人又该如何安排?”
朱元璋紧盯着朱寿,没有合理解释,他绝不会点头同意。
一旁的朱标也是目光灼灼,一切还得看朱寿如何说服他们。
“爷爷,您知道我第二敬佩您的地方是什么吗?”
朱寿反过来问。
第一自然是赶走侵略者,复兴华夏。
那么第二呢?
老朱哪能猜到他心里想什么,只好摇摇头。
“是您兴办的社学。”朱寿说。
“爷爷明白教育百姓,社学是最好的善举,但请学者去民间教学,他们心里难免抵触。
在他们看来,去偏远乡村教学无异于流放边疆。
很快,社学因此难以维系,反而被地方豪强控制。”
“寿儿的意思,是让这些落第书生去社学教书?”朱标似乎明白了。
“对极了!”朱寿望向朱标,眼神中满是期待,
“对落榜考生来说,虽然他们自身达不到大儒的境界,但教人识字读书,解释政策法规并不难。”
“你刚才还说,学者不愿去社学。”朱标皱眉。
“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好处驱动。他们想做官,就给他们机会,但条件是在社学安心教书五年。
这五年里的成绩作为考核,优秀者可填补官职空缺。
有了这样的晋升希望,自然会有人愿意去社学。
同时,社学也需要改革,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应送入社学学习。
社学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直接成为秀才,无需考试。
社学的老师应享受官员待遇,免除劳役,由国家发薪,并严格监督他们是否贪腐或尸位素餐。”
朱元璋眉头舒展,改革社学并不复杂,因为之前的政策本就源于元朝旧制。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他自己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再等三年不算什么,但如果有个机会五年后就能补官,他也会心动。与其赌博似地等待下一次科考,不如踏实教书五年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这样可以缓解读书人的不满,毕竟十年苦读都熬过来了,再加五年又何妨?
见老朱已有心动之意,朱寿趁热打铁。
“社学一旦兴盛,民间舆论就被大明掌握,以后明教、白莲教乃至佛教想渗透民间就更难了。”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